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渠道商业模式
经过2年多的发展,中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国移动用户已超过8亿人,今年2季度中国移动购物占线上购物比率已达到68%。在如今的中国,移动已成为最基础的商业环境之一,正从两个方面来重新塑造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提供给顾客全天候、多样化、更加精准的服务,提高顾客双向互动的密度及体验度,从而提高顾客粘性,提高顾客长期价值;另一方面提供给内部管理者与执行者一个高效的决策与执行工具,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动更加高效,使企业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正是在移动技术的背景之下,全渠道商业模式才会应运而生。其基于移动APP的线上平台,与基于门店的线下平台,有机地融为一体。顾客手机下单后,商品通过门店平台快速交付到商圈范围内(3公里内)的顾客家里(一般30-60分钟内)。同时,全渠道超市企业还以移动技术为基础,改造整个企业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总体运营成本。
全渠道超市相比传统BTC生鲜、杂货电商,提供了更大的顾客购物净收益。一方面,30分钟的极速送达方式扩大了顾客需求场景覆盖度,缩短了顾客下单后的锁定时间,保证了交付商品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了顾客的购物收益;另一方面,在顾客身边的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实体店,降低了顾客的心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线上顾客的引流成本。最为重要的是,以实体店为交付平台的模式,同时整合了实体店与线上电商两者的优势,还克服了传统BTC电商交付成本极高的弊端,交付成本完全可以控制在销售额的6%以下,实现了较高的正向边际利润,自身完全可以盈利,从而使这个模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全渠道时代业态演化路径
全渠道时代的商业模式中,顾客会习惯于即时下单,快速支付,同场景、短时间送达。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场景化销售解决方案会引导顾客越来越倾向于即时下单方式,交付时间也会更短,交付成本会更低,现有的商业业态会被逐步解构。
首先,目前正显疲态的传统大卖场业态会快速向全渠道大卖场业态转型。传统的大卖场业态,齐全的商品品类、低廉的价格、一站购齐的购物感受、宽裕的停车场、丰富的生活项目配套、便捷的交通及郊外的选址是基本的要素。在全渠道时代,这些吸引顾客到店的设施配置,会被极速到家的模式解构;一站购齐的购物感受将被即时下单解构;丰富的商品品类净被精确的商品精选及场景匹配解构;低廉的商品价格将被品质化商品及购物体验解构,从而将中高端年轻顾客从传统大卖场渠道抢走。
其次,现有的传统社区超市业态会逐步向全渠道社区超市业态转型。传统的社区超市业态,拥有常用的生鲜品类及日常商品,依赖与顾客的近距离,成为顾客补充购物的渠道。未来的全渠道社区超市,会强化其生鲜品类,增加生鲜半成品,精选常温商品,在打造店内体验的同时,提供最短15分钟的极速到家服务,从早餐开始就可以为顾客提供各种精细化的场景化需求解决方案,从而深度切入每天的家庭生活场景,成为家庭每日生活的可靠帮手。
第三,现有的BTC生鲜电商将全面退潮。与全渠道超市各业态相比,现有的BTC电商在商品品种、交付品质、商品价格、交付时间、交付体验、运营成本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此,现有的BTC电商要么退出市场,要么会退守到小众、极高端市场,不再具有全面影响市场的能力。
第四,现有的社区小型店将失去生存空间,便利店将回到纯流量商圈。在15分钟甚至10分钟极速可达的环境下,社区周边的非流量型便利店、烟杂店等小店将逐步失去其生存空间。全渠道社区超市将完全覆盖社区小型店以烟、酒、饮料以及休闲食品为核心的商品结构,加之APP内语音下单,极速交付的能力,提供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所以,便利店会退出社区商圈,退守到纯流量商圈,商品结构完全将适应顾客的即时型购物、即时型消费的需求。
未来超市商业图景展望
在全渠道商业时代,超市类商业将形成四类聚合体:其一是基于购物中心的全渠道大卖场,提供社区群品质型家庭晚餐食材、生鲜半成品及周边需求解决方案,并以此核心流量为基础,组成基于购物中心的异业联盟;其二是基于社区的全渠道社区超市,提供社区内品质型家庭基于每日生鲜及精选商品的生活场景需求解决方案,并以此核心流量为基础,组成基于社区的异业联盟;其三是基于办公区、流量区的便利店系统,为办公型顾客提供即时的工作相关场景的需求解决方案;其四是基于菜场的生鲜解决方案,为社区内价格型家庭提供每日生鲜产品。
因此,在这个时代正在到来之时,业内的玩家们需要紧盯技术及需求的变化,及时改造自身的商业模式,迎接一个更加伟大的商业新时代的到来。
(联商网 作者张国宏,现任职于百联集团,负责全渠道商业模式的设计及项目管理。自从1999年进入超市行业,作者出任过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有着丰富的一线运营实践,深刻理解线下传统超市行业的商业模式及运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