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商业地带的正佳广场相关建设计划开始环评公示,其中提到要在购物中心的7层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 “动物乐园”,饲养包括大熊猫、老虎在内的378只大小动物。此公示引发了社会关注。
购物中心是集超市、服装百货、特色餐饮、娱乐休闲项目等多业态合一的休闲消费空间。而动物园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迁地保护,供公众观赏并进行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的场所。虽说现在“跨界”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商场是现代生活的标志,动物园则是亲近自然的属地,二者“跨界”融合是否合适,需要审慎分析评估。
购物中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它为人与人、人与商品的交流提供了体验场所。这种体验伴随清爽的氛围,舒适宜人的环境,可为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然而,购物中心将动物园引入其中,则会破坏购物过程的整体氛围,显得不伦不类。比如老虎的吼叫,会给人们消遣放松之时带来噪音和不安,378只大小动物带来的气味也会污染空气环境, 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将这些动物置入购物中心所带来的弊端远大于它们将吸引更多人气的经济考量,更谈不上广州市商务委称之为应该鼓励的“业态创新”。此外,人们在购物中心逛动物园,也极易产生空间错落感,大大降低人们购物或者观赏动物的兴致与乐趣。
众所周知,动物园一般选址在市郊,而且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自然空间, 接近动物的生存环境。 假如动物园被搬进购物中心,首先,动物生存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土壤、光照、通风条件会受到购物中心封闭空间的影响,不利于动物们的成长。毕竟,拥有健康和安全也是动物的一项权益。它们不应仅仅被沦为挣钱的工具。其次,378只大小动物被安置在购物中心,将失去室外活动时间。封闭的空间也会放大人为干扰因素,动物难免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给购物者带来潜在的危险。加之购物中心又在广州市繁华商业地带,一旦动物逃出圈笼,会引发人群骚乱,轻则可能导致商场踩踏事件的发生,重则会有动物伤人。还有环境卫生控制难度大、空气可能受到污染等,都需要审慎考虑。
由此观之,在购物中心打造“动物乐园”,既不利于动物园中动物的正常生活,不利于购物中心的运营管理,也不利于商场的环境卫生安全, 实乃 “景” 和“情”的分裂。当然,购物中心打破常规建设“动物乐园”是拓展新业态、 “跨界”融合吸引顾客的尝试, 但存在隐患的 “跨界”,除了引发社会关注,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必要介入。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