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在线商业巨头持续不断的消费者教育,新一代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习惯和上一代已全然不同,到店模式面临巨大的危机,加之房租与人工成本上涨迅猛,中国线下超市原有的商业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全渠道超市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2015年,对于中国的超市企业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在这一年,多年来艰难增长的超市企业,终于颓势尽显,全行业进入下降的通道。中国市场上最猛烈的大卖场公司高鑫零售,旗下拥有最优秀的大润发、欧尚两个大卖场品牌,同店销售已是连续第二年下降,净利润首次下降;国内民营超市的后起之秀,以生鲜经营见长的永辉超市,同店销售首年下降,净利润首年下降;国内老牌的联华超市,曾经长期占据中国零售业第一把交椅,旗下汇集了联华标超、华联标超、世纪联华大卖场、快客便利等多个业态,同店销售连续第二年下跌,净利润则创纪录地亏损了4.9亿元!
难道这一次,狼真来了吗?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诸神的黄
转眼将进入20年代,70后、80后、90后已经进入主流消费人群,正在影响着大多数零售领域。新一代的消费者,经过十多年的互联网企业的洗礼,其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已全然不同:除了便利性及商品的多样性之外,他们更加重视商品的品质,也更愿意用金钱换取时间与舒适,传统超市企业老旧的经营手法及商品结构,已完全不入他们的法眼。在他们可以足不出户,手指动动就可以享受到高性价比的商品与服务的时候,线下超市企业传统的改造与提升的手法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就象电影时代来临时,一个技艺高超的皮影戏演员,即使他仍然在不断雕琢提线的技巧,但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舞台,渐渐地人影孤单,慢慢冷清。
从2014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正以更加强劲的力量横扫过几乎所有的商业领域。移动的技术,以及基于移动技术开发出的产品与服务,使新一代的消费者全幅武装起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线上与线下的限制,让商业新时代以更加迅猛的速度与力量,突飞猛进。它象一股龙卷风,更加加剧了线下传统超市企业的主力消费人群的远离,导致超市企业普遍出现客流下降,这也是同店销售下跌的主要原因。
另外,中国所特有的,长达20年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上升趋势,也是压垮传统超市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翻开上市公司年报,人工成本占销售比值普遍接近10%,并且单人成本仍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以租赁门店为主体的租金支出普遍超过6%,而这还是长达8-20年租约中被压低的租金水平所表达出来的,远低于当前租金水平的成本。在这两者的高压之下,最近几年全行业关店数猛增,新开店数也始终在低位徘徊,远远达不到年均10%的替代水平。
可以这么说,在一线城市如上海,随着单人成本达到5万/年,每平米租金成本达到5元/平米*天,仅靠每平米年销售额2万元,人均年销售额50万元,总收益率25%的收入数据,现有线下超市的盈利模式已无法成立。
因此,线下传统超市企业已随着40年代、50年代的消费人群一起,进入到最后的黄昏。而一个新的身影正出现在地平线上,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新的身影
在移动互联网统治一切的时代,这个新的身影会是线上购物平台吗?比如天猫超市,京东或者一号店?
大错。线上杂货与生鲜超市,只是这个时代中另外一个注定要隐去的身影。他们完成了消费者教育的任务,成功转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与心理,甚至孕育了新的模式,但他们也注定摘不到最后的果实。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从来没有真实地成立过,试想在中国线上用户数增长已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盈利过,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现金流平衡的模式,,会成为统治未来商业领域的胜利者?
他们现在颓势已显,还在努力争取,其投资者也心存幻想,希望他们能走出泥泞。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新的商业模式还刚刚孕育,大多数人还无法窥见其终极的力量。
这个新的模式,就是线下线下完全融合的全渠道超市模式。传统线下超市是它的母系,移动互联网是它的父系,而它则继承两者的优秀基因,在全方位地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仍然可以突破高成本的限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型,从而最终替代现有的线上、线下传统的商业模式。
6个关键词
全渠道超市模式建构在线下与移动两个基础之上,但是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系列深刻的化学反应的结晶。
首先,移动运营。
仅仅经过2年多的发展,整个中国就已经迈入了移动时代,新一代的移动应用已经全方位地切入我们的生活,几乎无处不在。移动设备及解决方案,使我们对时间、空间的掌控更加自如,我们有能力在几乎同一个时间段穿行于不同的商业场景里,完成以前需要亲身到达的商业行为,中间几乎不需要转换的时间与空间。很难想象,这个对于未来人类生活方式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因素,不会侵入到人类的商业活动中来。
被移动环境俘获的顾客,反过来又成为最为基础的商业环境,刺激企业不断地用移动的技术来创造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提供优质的体验与服务。其结果就是未来的商业活动,绝大多数会与我们手中小小的移动设备及构建于其上的解决方案强相关。比如针对于驾车族的购物解决方案,是基于APP,加上LBS技术,以及近场精确定位系统的应用,整合成汽车族不下车购物解决方案。顾客在APP上下单后,随时可以开车到门店附近,店员根据系统的指令,提前将顾客选购的商品准备好,并能在最短时间内交给顾客,完成交易,使顾客能快速驾车离开。
同时,移动技术因其实时性,也会被整合进入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中,把企业运营所创造出来的信息更加透明化、实时化地展现在各级管理者面前,让决策更加快速,让指令更加清晰,让执行更加高效,让反馈更加及时。
因此,未来的移动技术会从两个方面来重新塑造新时代的商业模式:一方面提供给外部顾客全天候、多样化、更加精准的服务,提高顾客接触密度及体验度,从而提高销售额;另一方面提供给内部管理者与执行者一个高效的决策与执行工具,使企业内部信息更加高效地流动,使企业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从而降低成本。
其次,场景运营
商业自古以来就是分场景运营的,比如超市行业的三大业态,就是按照大的购物场景来划分的。大卖场对应着价格便宜、一站购齐的购物场景,社区超市对应着日常补货,每日生鲜的购物场景,便利店对应着即时购物、即刻满足的购物场景。
进入移动时代,线上业务可以和线下业务完全融合在一起,企业有能力针对非常细分的需求场景,设计移动互联网产品来满足。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夜跑运动,大部分人会觉得带着一瓶水出门非常麻烦,也不省力,最好能在回程的路线上解决这一需求。社区超市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夜跑者可以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手机下单一款特定饮料,并手机付款。在经过社区超市的时候,进店或者通过自提柜拿到饮料,完成购物过程。还可以进一步打通顾客手机里的运动模块,将顾客每日的步行数换购物积分,激励顾客到店,直到顾客形成习惯,在夜跑路线上将社区超市列为必达的地点,从而加强社区超市对顾客的粘性。
理论上而言,这样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成千上万,哪些需要细分,完全要看场景需求的重要度,而针对单个场景需求设计出来的互联网产品,一定是能让身处这个场景的顾客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感,从而提高顾客粘性,让社区超市成为顾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场景运营的模式,在顾客需求与商品运营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使零售行业的商品运营真正有了强烈的针对性,会极大地改变目前商品运营的盲目性,提高商品选品的准确率,从而提高顾客对商品的满意度。并且,顾客的场景需求相比商品品种而言,有更强的共通性与固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跨区经营的难度,而跨区经营是连锁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第三,体验运营
传统线下超市的体验运营主要围绕着店内服务而展开的,比如店的清洁度,店员的亲和度,设备的易用性等。全渠道超市的体验运营将大大拓展了传统的服务概念,不仅要运营顾客在线下店内的体验,也要管理顾客在APP上的体验,更要管理顾客在商品交付时的体验,所以兼具目前线上超市及线下超市的体验运营。
全渠道超市将围绕顾客心理需求及场景需求的细节,来设计及运营顾客体验,并通过线下门店及互联网产品,来实际执行顾客体验。比如早餐包装的设计,会考虑重新设计商品的包装,让顾客单手就能握持,吃完之后也能轻松完成垃圾处理工作。再比如针对双职工工作日晚餐解决方案的到家交付产品的设计,根据顾客下班后其动态地理位置的实际变动,适时安排店内拣货及送货,这样就可以在做到顾客进家门3分钟内,把顾客需要的晚餐食材,送达顾客手中,帮助顾客快速完成晚餐制作。
这些类似的产品及体验的实现,需要实时在线上及线下体系进行动态转换,是现有线下店,以及线上店根本做不到的,是未来全渠道超市竞争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