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号店受京东收编后率先发难,并与天猫超市、苏宁超市将补贴战对飙至“满188减100”或“买二付一”。
避之不及,传统零售上市公司由上月底陆续拉出的二季报,堪称史上最差的业绩。“利润归零、负增长、闭店潮”,游走于国内全行业的哀鸣绕梁不绝,却在此时再遭电商抢夺客源。
电商群狼会一把夺走传统超市的饭碗吗?
当然不会。但被洗劫了高毛利商品、透支消费市场,传统商企已被逼入了最后的墙角。
网超大战已被触发,电商三寡头超级补贴全线押注
8月15日,1号店、天猫超市、苏宁超市直接开火了,并将价格战一步定格在“满188减100”或“买二赠一”的量级上。“无节庆、无由头,甚至难见各方嘴上功夫的切磋”,这场突如其来的福利让国内消费者着实是看“醉”了。
“满188减100”相当于什么?
众所周知,传统大卖场贩售快销品的净利润率约3%。除进口品、个人护理、酒水、洗化类商品外,包括粮油、饮料、乳品、纸品、生鲜在内的多数商品利润率极低。而此时,三大网超公司几乎是清一色打了5折。
不仅如此,网超公司此前通用的整单超重运费另计,在本轮竞争中也得到了“免单”特赦。这意味着,不仅国内消费者获得了绝好的“囤货季”,就连中小超市或社区便利店的老板们恐怕也笑了,“不可错过‘采购进货’的良机’。
总该有个理由。一周前,消沉多时的1号店突然高调释放了“重回战场”的信号,并称将在未来3个月向市场投入10亿元,展开新一轮的网上超市大战。而“重归首位、剑指天猫”,更是其借不同场合、渠道卖力传播的诉求。
“显然,这种公开叫嚣、对抗式的言论,与昔日1号店的低调做派格格不入。”业界这一评价,暗示了1号店被京东收编后一个月已发生巨变。
据了解,1号店作为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单体电商超市,由2008年创立后已先后三次易主。今年6月末,其被沃尔玛当做入股资产,置换了京东5%的股权。在“归顺”京东后,1号店曾处于沉寂状态,直至8月8日,1号店宣布重战江湖,并称,“已获京东在资金、微信导流等全方位营销支援,其得到的指令只有一个,‘在局部地区干掉天猫超市’。”
不过,1号店向天猫突然发难也绝非无缘无故。追溯更早脉络,是天猫超市曾在7月宣布了一项“双20亿计划”:20亿元继续补贴消费者,20亿元用于打造供应链、商品结构和服务升级。并自称,当前天猫的业务半径覆盖国内31个省、销售破百亿,已成为国内最大网上超市。就连麦德龙、西班牙DIA、德国Inferno等海外超市,也是其平台旗下商户之一。
由此看来,不论是京东收编1号店,还是天猫宣布“双20亿”计划,必是各方为这场网超大战酝酿的前戏。
只不过,这场电商渗透超市领域的对抗战来得如此突然、剧烈,当天猫喊“同款商品贵了赔10倍”,而1号店反击“贵了赔20倍”,会不会让国内供应商群体颇感“烧脑”而紧张呢?
传统零售现最差“二季报”,消费市场再遭电商深度洗劫
电商群狼一股脑扑向超市领域,令国内的传统商企措手不及。
“这促销活动‘跟不起’,还是默默等他们把戏‘演’完吧。”省内3家大型商企负责人给出了明确答复。
事实上,2013年后,电商公司在网超领域的渗透与对抗虽不断加码频次与补贴,却始终未占据主流。原因简单清晰——赔钱。
如某电商公司郑州地区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为郑州市区用户每笔订单配送成本约8元,省辖市及县镇级市场用户的配送成本甚至翻倍。相较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快消品是典型的高频消费、高配送需求。“今年网超平台做活动,郑州一高校日杂店老板下单了12件矿泉水。”上述人士以此案例解读网售快消品利润的尴尬。
那么,电商三寡头在今夏凶悍渗透超市市场,找到破解利润死穴的路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