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宝洁在开放式创新上跌过的坑 我们未来该如何避免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11 17:48:53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华扩张,企业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世界命题。客户需求正变得愈加复杂,将知识封锁在组织内部,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创新,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

  自切萨布鲁夫在其著作《开放式创新》中提出“开放式创新”一词之后,这个概念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很多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开始尝试运用外部资源和创意,激活内在创新动力。以宝洁为例,开放式创新一直是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新的障碍。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决定企业开放式创新战略能否成功的因素,以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新语境之下,开放式创新之于企业的借鉴意义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开放式创新的边界

  所谓开放式创新,切萨布鲁夫将其定义为“一种范式,依据这种范式,企业在设法提升其技术的时候,可以并应该使用内部创意,也可以并应该使用外部创意,既可以通过内部渠道,也可以通过外部渠道走向市场。”

  该概念强调了有价值的创意,既可以来自公司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认为,目前开放式创新主要有三种模式:由外而内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由内而外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以及内向型和外向型结合起来的耦合式创新。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也有可能会经历这几种模式的轮换。

  打破产业边界、组织边界和创新边界,在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大旗下,如何掌握核心专有知识的程度,以及对外界创新的依赖的程度,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毕竟,跨界合作甚至是跨境合作的不确定性因素诸多。此前IBM公司披露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例如程序代码源、电路图、计算机设计的核心技术,结果IBM因为实施开放战略而退出PC市场,将领导者地位拱手让与微软和英特尔。

  一些企业频繁地通过投资、跨界沟通合作等方式寻找创新机会,当公司的研发人员发现通过一次电话沟通或者访问就可以轻松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远比在实验室深入研究海量数据和技术细节要高效、快捷太多,也容易养成惯性思维,即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而忽略内在创新研发。

  “开放边界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需求对外开放,边界的把握是公司执行开放式创新战略中很大的一个挑战。”中欧战略学教授、平台战略专家陈威如表示。

  创新关键是守正出奇

  在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看来,现在很多企业和组织已陷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泥潭,并没有掌握创新的真正本质。他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守正出奇”。所谓“守正”,第一是要守住用户价值、不忘初心;第二是守住行业风险底线;而“出奇”指的就是用新的产品模式、服务模式、新的应用满足用户需求。

  创新具有破坏性和颠覆性,公司利用外部思想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掌舵者和员工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心态,并一同营造创新的文化。

  以IBM与苹果公司的共创合作为例,IBM大中华区副总裁战略部总经理郭继军坦言,两家巨型企业做联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两家企业的文化、技术平台完全不一样。

  移动化、用户体验以及对技术的理解和深刻洞察是苹果的优势所在,IBM则专注于做传统企业的系统和应用服务,对客户体验的重视度相对不足。在苹果公司看来,虽然苹果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习惯,但它不认为自己已经改变了商业,更希望通过双方合作来改变未来的商业格局。

  为此IBM打造了一个体系叫做IBM DESIGN,在内部成立了30个设计中心,同时,在苹果的总部打造了一个中心,苹果利用其优势带进来最好的设计师,以及最好的移动化体验技术。IBM则带进很多大数据的科学家和行业专家,从用户的设计和用户的体验出发设计产品。

  IBM将这种新的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放到评估体系中,打造完全不同的KPI,改变以往拿收入、市场份额等传统指标评估团队的方式,从产品的打造到市场拓展、事后评估都对以往的模式做了相应的挑战。

  “当我们在设计一些流程的时候,我们不再是用流程驱动流程,我们是靠用户驱动流程。”郭继军表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