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日本家电品牌卖给中国企业的悲哀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5 10:02:10

  中村裕:今年春季大陆和台湾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收购让人关注。中国美的集团收购东芝的传统业务白色家电业务,鸿海收购夏普。这些都是可以载入日本“家电史”的大事件。但是,最近几年不断增加的大陆台湾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收购,华丽的收购案往往也带有悲哀感。

  4月中旬发生的事再次让我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

  “可以接受采访,但是不会谈论任何有关东芝的话题,绝不会回答任何问题”。

  在中国南部城市广东佛山美的集团的总部,记者采访经营高层之前被这样告知。中日之间的收购案件,由于参杂了磕磕绊绊的中日关系,此前经常被作为敏感的问题报道。因此,美的集团不愿谈及东芝的话题。

  不过,在采访开始1个多小时之后,记者还是问出了一直想提问的与东芝有关的问题。

  “你们最希望得到东芝的什么?技术?人才?还是品牌?”。

  然后,一直很融洽的采访氛围为之一变。负责此次收购案件的经营高层锐利的眼神透过眼镜投向记者,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回答说“最想得到品牌”。

  “为了品牌才实施收购。是为了‘TOSHIBA(东芝)’的品牌使用权,如果无法使用东芝品牌,我们根本没必要收购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

  相比技术和人才,更想获得品牌

  这位高层的语气让人感觉美的对于品牌之外的白色家电的技术和人才并不大感兴趣。

  美的集团通过收购不仅可以获得白色家电业务本身,还可以在今后40年里使用“TOSHIBA”品牌在全球销售。对于品牌实力相对逊色的美的来说,可谓求之不得。

  另一方面从东芝来看,在获得业务出售利润的同时将背负巨大的风险。

  “TOSHIBA”是商品品牌的同时还是东芝的企业名称,也是企业品牌。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丰田汽车允许中国企业使用“TOYOTA”品牌,允许中国企业在长达40年里使用“TOYOTA”品牌在全球销售。

  万一美的集团今后使用东芝品牌销售的白色家电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东芝能够拍着胸脯对消费者说“这些商品实际上不是我们生产的,而是美的生产的,和我们没有关系吗?”。如果出现问题,消费者将谴责东芝,东芝品牌将受到伤害。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出售品牌获得资金是多么悲哀?但是,对于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这也是舍车保帅的无奈之举吧。向陷入经营危机的日本企业伸出援手,慷慨出资的中国企业成为“值得感激的存在”。

  过去松下也是这样。连续2年陷入超过7000亿日元的亏损后,2012年将旗下的三洋电机的传统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中国海尔,此事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先锋也是一样。由于面向等离子电视的大规模投资而陷入经营困难,2009年为获得资金,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有偿出售给中国苏宁电器(目前的苏宁云商集团)。JVC建伍株式会社也是一样。在经营重建中的10年,像先锋一样,将“JVC”品牌以有偿提供的形式出售给台湾企业。

  这些都是将花费很长时间建立的有传统的日本家电品牌,以经营低迷为由,以“低廉价格”卖给大陆和台湾企业。这种“日本家电”的历史在今年春季再次重演。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认为收购日本的家电业务是提高品牌号召力的捷径。每当日本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最先作为买方自告奋勇的总是中国企业。

  那是在美的集团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一事确定之前。平时拒绝接受采访的一家大型中国家电企业的负责人突然带着慌张的样子,向记者发出了下面的联络。“请务必在贵报上宣传一下我们企业。将马上安排您与经营高层见面。还希望您参观工厂,请马上安排时间”。据悉,那家中国企业似乎非常想收购东芝的白色家电品牌。试图利用日本经济新闻的版面的意图显而易见,所以郑重地拒绝进行采访。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