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客流统计、热点分析、会员联动提升营销价值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5 09:55:12

  论坛组织:《信息与电脑》主编  苏建东

  承办:中国零售CIO俱乐部

  各位交流嘉宾就“客流统计、动线分析、热点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数据获取后要多结合运营推广的需求,把数据价值最大化。客流监控的作用是要精准地寻找到买家,营销活动就是促成买家成交。

  客流分析除了量的统计,更多的是对热点的分析,找出热的原因,并加以利用和引导。不仅仅找出热的原因,而是更关注为什么不热,找出影响的因素。

  便利店行业,客流统计主要用在开店前后(协助选址以及前期调整),营运中着重在热点分析(布局、品类、活动的调整与分析)。

  购物中心的调整频率比较高。企划分析客流数据,数据库基础数据是开放的。像一些常规数据现在都不需要再加工,比如固定报表生成,比如月、周、日客流量、车流量,同比、环比等。但是节假日或促销活动、异常情况是需要加以说明的。现在的一个瓶颈无法突破,就是无法将人、车流、销售业绩进行闭环分析。

  购物中心统一收银的量不多,所以转换率也只能是抽样数据,商家关注的是有多少客流与销售挂钩,推广的关键在于怎么与销售产生联系。而能否做到统一收银,这是一个赢利模式设定的问题,不是技术解决方案。

  客流分析是一个数据积累过程。客流分析实际上只是结果,从结果去推导原因,这个逻辑是不对的。市场本身没有现学现用的逻辑方法,客流分析、动线、热点分析应该作为检验策略成效的有效统计工具。经过几年的客流数据掌握,最有价值的是看到某个数据在基本恒定状态下的规律和变化。目前都是基础客流+第三方数据补充的模式,用WiFi统计客流有天然硬伤。WiFi用于商户内,实施和维护不方便。WiFi客流对于每一个MAC是准确的,但样本大了以后误差就大了,这个数据可以关联其他采集数据。

  而iBeacon不适宜做客流统计,iBeacon主要用来推送优惠券,有个统计,iBeacon的劵65%都使用了。iBeacon基本上也是通讯技术,既然可以传递消息,其实可以做很多事,但也有它的限制性,例如距离。MAC地址不关联到实际客户信息,意义不是很大。探针,放门外感觉准确性不够,放门里,感觉一个也不够,2-3个又难维护。原始的,每个店探头,单成本太高。

  商场的人脸识别不必追求太高的准确度,因为有些场景无法破(妆前妆后),只要产生的数据能够看到一定的趋势,就好像在大门装一个指纹门锁,可以解决身份辩识和自助开门,但是进来什么样的人,是不可能通过这个技术来解决的。

  衣念科技也做了客户WiFi系统,不过目前都还没有与主系统打通。对客流分析的实际效果,观望和探索还是更多一点。前段时间做了微信公众号品牌推广活动,发放了微信券,单品牌最高使用率97%,效果不错,和第三方平台合作,让会员引导消费。

  中粮祥云小镇是户外空间街区模式,索博客+监控客流很不错,用在室内空间也可以,尤其是中庭做活动的时候。中粮祥云小镇现在在探讨基于CCTV监控的客流量检测,可以得到公共区域的热度图,同时可以识别顾客属性。iBeacon也可以,因为信号中有距离数据,有的商场还用NFC结合手环做统计。

  怡景丽家集团现在用客流考核市场部经理活动方案效果等KPI。餐饮海底捞在这方面做了个场景游戏和社交的平台,可以和各商场的会员积分打通,提高黏度。衣念科技也做了客户WiFi系统,不过目前都还没有与主系统打通。对客流分析的实际效果,观望和探索还是更多一点。前段时间做了微信公众号品牌推广活动,发放了微信券,单品牌最高使用率97%,效果不错,和第三方平台合作,让会员引导消费。

  印力集团比较关注客流,不过是技术提供部门。最早上的是视频客流,2005年就开始用英国的Footfall,去年上了WiFi定位,有了基于MAC的客流。印力以前都是到店,到楼层。今年关注到商铺的客流统计技术,还没有最后确定方案。WiFi的技术用于商户内,感觉实施和维护不方便,正在看基于手机SIM卡的定位技术。印力集团利用外部资源做一些数据上的合作,通过手机号匹配,验证客流的来源分布。“现在做客流、做会员,其实就是人、货、场的数字化,在这个大方向下做技术落地,应用价值应该有。数据获取后要多结合运营推广的需求,把数据价值最大化。”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