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很强大,但屈臣氏是不可被打败的吗?
上个月,由李嘉诚执掌的长江和记公布重组后的2015年全年财报,其中屈臣氏中国区2015年总销售约合人民币181.1亿元,总店数达到2483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屈臣氏中国总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6%,但2015全年可比较店铺负增长5.1%。
屈臣氏方面给出的原因是,受中国整体经济下行影响,对销售构成巨大压力。但真实的原因或许并没有这么简单。
毫无疑问的是,在屈臣氏的光环不断减弱的当口,本土化妆品店却在不断优化、增长。打败屈臣氏,并不意味着要全方位战胜屈臣氏,而是在某些方面拥有屈臣氏无法比拟的优势,或是在定位上进行错位竞争。说到这,你会想到哪家本土化妆品连锁?
今天,品观君就要和大家扒一扒最有可能“打败”屈臣氏的那15家本土化妆品连锁,来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一、快速拓店的全国连锁
1、娇兰佳人
打败屈臣氏的理由:2020年开到10000家,从店数上打败屈臣氏
翻看屈臣氏年报数据,似乎只有加速开店才能让年报不那么令人失望。但屈臣氏未来竟有可能在门店数量上被“打败”?
截至2015年5月28日(十周年),娇兰佳人化妆品零售连锁在全国共拥有门店1036家。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则在2016年伊始再度强调,“无论如何,娇兰佳人都争取2020年开至10000家”。
反观屈臣氏公布的最新五年规划显示,至2017年初屈臣氏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将增至3000家。看来屈臣氏速度虽快,也比不上主要通过加盟方式拓展的“娇兰佳人速度”。
据了解,经过了5年的试水,娇兰佳人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加盟管理经验。2016年,娇兰佳人也全面进入加盟时代,并且全速推进加盟。“尽快让加盟商满意,让门店满意”也是娇兰佳人2016年所有工作的核心。
看来,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化妆品零售连锁,未来娇兰佳人光靠门店数量就能“打败”屈臣氏。
品观君注意到,除了开10000家店,娇兰佳人还有更远的目标。蔡汝青在透露娇兰佳人未来的战略方向时曾表示,他希望把娇兰佳人建成一个平台公司,做一个真正的整合供应链的大平台。并且,蔡汝青也在不少场合透露,他希望在全球进行采购,将娇兰佳人建成全球性平台公司。
2、唐三彩
打败屈臣氏的理由:抢夺屈臣氏已成长起来的中高端消费者
浙江NO.1的化妆品连锁唐三彩正在大步迈向全国。
2014年,唐三彩在浙江、江苏、安徽、贵州、江西、湖南、上海等省份的直辖市、各县市及重点乡镇均有所布局。2015年年初,唐三彩在武汉重要的商业步行街江汉路上与屈臣氏毗邻而开;2015年6月,唐三彩又在九江最热闹的大中路步行街开了新店。
在2015中国化妆品零售峰会(杭州站)上,行业专家冯建军透露,唐三彩员工人数超过2200人(前后台比例为10:1),并以体验服务与商品选择为其核心竞争力将店铺扩张至450家,其中门店数量6年间(2009年—2015年)翻了18倍。
在商品选择上,截至2014年的数据,唐三彩全国门店总SKU数约为15000个,国际一线品牌占比超过20%。唐三彩掌舵人周彦鑫则在两年前的一次专访中表示,“目前来看,我唯一欣赏的是丝芙兰。”
可以看到,拥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定位中高端的唐三彩正在快速扩张,缺乏国际一线品牌的屈臣氏却有可能失去那些大学时代光顾屈臣氏但已成长起来的都市白领。
3、千色店
打败屈臣氏的理由:进口品产品优势+线上实力
除了上述两家,提到全国连锁,你还会说出哪家化妆品店?反正品观君是想到了千色店。目前,千色店已经拥有110家直营店,几乎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其中店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数量已超过60家。
值得一提的是,千色店内进口品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在具体品牌引进方面,千色店先后与包括尼尔森在内的多家国内外数据咨询公司合作,全面调研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以此作为挑选品牌的指标之一。
此外,千色店的品牌和商品来自全球,但大多数都和千色店签有独家销售协议,保证了品牌和商品的唯一性以及店铺的不可复制性。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引入品牌,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该品牌在千色店有独家销售权,千色店目前也已经合资控股了5-6家国外的品牌公司。
独家销售来自全球的品牌和商品,千色店的这一产品优势无疑是屈臣氏望尘莫及的。
除了线下有着非常强大的实力,千色店在线上的表现也非常强势。目前千色店线上销售的平台共有4个,包括天猫平台、京东平台、千色店自有电商平台和千色店正在试运营的微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