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向宜家学习,做“实体店+”,而不是“互联网+”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4-21 18:41:41

  过去一段时间,“实体店不行了”传言不绝于耳。事实如何呢?在电商的冲击下,仍有很多实体店强大的生命证明其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宜家发布2015年财报称,其本财年总销售额达到319亿欧元,增长了11.2%。名创优品创办不到两年,营业额已突破50亿。实体店真的不行了么?建议往下看完再做结论。

  宜家火爆背后影射新观念

  说起“宜家”,不论男女老少,想到的多是溢美之词。宜家“爆款”的背后,影射人们消费标注发生了改变,从一味注重价格和质量,转变为越来越重视商品赋予的个性表达、群体归属和情感认同等价值。这要求实体店要摈弃原先传统的运营观念,运用好互联网工具实现更快速的迭代,不断地靠近用户,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实体店+”而非“互联网+”

  据统计,宜家目前在全球50个国家拥有361家门店,每年访问量有8.21亿人,去年官网宜家.com吸引了16亿消费者。去年销售额增长的11.2%部分,是结合电商功能的新店主要贡献。很明显“实体店+互联网”为宜家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实体店转型重在“实体店+”,而不是“互联网+”。“实体店+”强调的是在实体店运营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元素助力门店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外界的风口去盲目转型。

  相比互联网+,“实体店+”,有实体店作为根基,多了些厚重感,后续发力更强悍。看看宜家是怎么做的,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线上只做宣传,不做交易

  宜家线上电商只起宣传作用,不做交易。通过建立强大的自媒体矩阵,包括信息完善、官方网站等,开发线上商城和APP,用户快速检索想要的物品,可以看产品,看信息,看库存,生成购物清单,可就是偏偏不可以购买。购物单是方便用户在实体店凭信息指引找到货物。

  在激烈的电商环境下,考虑到顾客在网页浏览宜家的页面,常常货比三家。在看到同款后,价格低于宜家不排除会下单购买。与其为他人做嫁衣,不如不做交易。

  宜家做线上不做交易,“高冷”背后是对品牌的精准定位。现在很多实体店已经意识到打通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分析,到底是革谁的命都没弄清,钱烧了大把,结果线上不但不能助力下线,反而成了累赘。所以,门店转型要清楚自身定位,明确目标,切忌浮躁跟风。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