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200强之前,先来说说百强。
事实上,随着中国化妆品连锁百强在渠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行业对百强的关注一向很多。根据去年中国化妆品大会上发布的《2015中国化妆品连锁200强榜单》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化妆品连锁中,前100名的连锁总店铺数量超过5500家,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显然,就今天CS渠道的发展速度来看,上面两个数据截止到现在肯定有了大幅上涨。而近年品牌商对百强连锁的重视程度也愈发加深,甚至明确将其定义为区别于百货、商超及其他CS店的特殊渠道。比如上海上美(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幸美(广东幸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百强事业部。
然而,百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根据艾瑞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为4843亿元,相比之下,即便百强连锁2015年总销售额翻番,也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而从门店规模及实际销售额来看,位于百强之后的另外100强连锁,近年的发展也逐渐在向百强靠拢,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在发展轨迹上,跟百强连锁极其相似,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一致的。
因而,我们可以将中国化妆品连锁200强看做是同一个零售群体。
那么,中国化妆品连锁200强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一、以卖货为主的传统零售模式遇到瓶颈
主要原因还在于消费者群体的改变。晋升为化妆品消费主体的80后、90后,有着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对购物环境、购物体验等要求也更高。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传统零售店,功能仅仅停留在提供货品及购物场所上,显然并不能完全满足年轻消费者。
换句话说,对于80后、90后等新一批消费者而言,传统零售店的价值体现得并不完整,还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
二、因自身更快的发展需求,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化妆品店不得不在经营模式上寻求提升竞争力的方法。一方面要突破创新,如整店形象升级、零售智能化、加强体验与服务等,从经营细节修炼内功;另一方面,要加快抢占市场的速度,不断扩张与增加门店数量,走规模化经营路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
而零售环境趋冷,使得近两年包括200强在内的化妆品店整体利润下滑,所以可利用的资金并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快速发展。
三、零售洗牌速度加快,并购、整合趋势更明显
未来的零售环境将比现在更加严峻,实力不济的中小型化妆品店一定会很快被洗牌。因而,为了增强抗压能力,很多化妆品连锁选择抱团联盟、发展加盟或通过并购来强大自身。其中不乏200强连锁。
单打独斗难以长久,而要做好并购、整合的运营,对于化妆品店来说,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否则,一旦运营不善,或许会产生更大的危机。
四、供应链亟需整合与优化
无论是重塑店铺价值,增强店铺实力,还是并购、整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供应链能否跟上。连锁店必须通过改善上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才可能实现一切为了迎接挑战所作出的变革。
五、化妆品店在与商业地产的对接上竞争加剧
近年来,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商业地产持续火热,体现了在体验经济时代,互动体验式消费环境对消费者的高度吸引力。当丝芙兰、屈臣氏、悦诗风吟等零售系统随购物中心快速拓展时,越来越多的本土化妆品店开始将目光瞄向这个高聚客能力的渠道。
此时,谁能更有效地与商业地产进行对接,谁便可在这一渠道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