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日本家电品牌卖给中国企业的悲哀(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5 10:02:10

  对买方和卖方都很严峻的现实

  中日之间频繁发生的交易,当时看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消费者的眼睛是挑剔的,现实并不如此乐观。例如,松下向海尔出售的三洋电机的白色家电业务如今变得如何呢?当初,海尔希望依靠三洋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拓展日本等亚洲市场。但是,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缺乏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形象,海尔相关人士称“销售增长乏力,如今海尔不得不在日本进行裁员”。

  先锋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内的大型家电连锁店“苏宁”。环顾店内,发现那里正在销售日本已不存在的商品。那里摆着先锋品牌的平板电视、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等。先锋已经撤出平板电视业务,这些都是先锋在日本的产品线上所没有的商品。

  这是因为先锋2009年陷入经营低迷之际,向中国家电连锁店苏宁电器有偿提供了品牌使用权。没有自主品牌的苏宁利用买来的“先锋”品牌,让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制造家电商品,然后贴上先锋品牌加以销售。

  “虽然不太受欢迎,但如果顾客寻找1000元以下的商品,或许会选中这种便宜的先锋品牌智能手机”,20多岁的中国女店员带着没有任何恶意的样子,对记者这样说。

  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如今先锋在中国正在被视为低端品牌。在这里,作为知名音响企业开创一个时代的“Pioneer(先锋)”的风采已荡然无存。

  此前先锋电视开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我们的经营现在很严峻,但这么出色的商品绝对是只有我们才能制造”,作为技术人员的强烈自尊心给人以深刻印象。

  品牌本来是企业注入自己的“灵魂”,与客户之间建立信赖,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培育出来。企业之所以成为企业的原因就在于此。

  由于品牌号召力没有提高,中国企业至今仍在收购其他企业的品牌,试图穿着他人的衣服参加比赛,而日本企业在陷入经营困境后甚至会出售品牌。

  从中长期来看,令人感到对买方和卖方都绝对没有好处的交易今年春季再次出现。

  但是,已经难以挽回。继“SANYO”、“Pioneer”和“JVC”等之后,“TOSHIBA”和“SHARP”等开创一个时代的日本家电品牌再次跨海而去,命运将取决于大陆、台湾企业……

  (来源: 日经中文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