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甩开历史包袱:一个粤菜老牌的自我“断腕”之路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5 10:02:31

  转型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特别是传统餐饮品牌。无论是高档的中式正餐,还是大众化的餐饮;无论是湘菜、火锅,还是粤菜,转型已然成为关乎生死的问题。

  2015年9月,唐苑酒楼的流花湖分店结业。这个坐落在公园中的酒楼,是非常典型的“岭南式欧洲风格”,它可以称得上是广州人的集体记忆之一,也被当地人惯称为“白宫”。结业之前,正好是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对公园之内高档酒楼、会所的整治工作;结业之后,“白宫”据说会被改建成博物馆。当然,唐苑集团的其他分店还在运营,但“白宫”的谢幕,却隐隐折射出了整个传统粤菜餐饮集团,现在面临的转型焦虑。

  治疗焦虑,可以服药,但主要看人的造化。唐苑集团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回归家族生意的“餐六代”叶振雄。这个把品牌LOGO纹在手臂上的年轻人,自小出国,大学读的是艺术管理,之后回国再北方干了六年房地产,成绩斐然;他的父亲已经不再负责唐苑酒家的经营,但他却决定回来,自己组建年轻的团队,沿用之前地产行业的佣金激励机制,“搞搞新意思”。

  一变:线下中西结合推出多品牌

  实体餐厅里,目前分店最多的是“开饭餐厅”,叶振雄自信地认为,它是第一个大规模地开出新品牌门店、寻求转变的传统粤菜品牌。这些主要位于购物中心和商务区,人均消费不足100的餐厅,试图占据的是茶餐厅和粤菜正餐厅之间的位置,招牌菜中有猪扒包和奶茶这样的茶餐厅款式,也有铁板和煲类这些容易标准化、对于技巧不那么敏感的粤菜。店里还总是能看到唐苑的影子,不论是装修细节还是名字,它似乎不满足于仅仅吸引年轻的上班族,还有他们居住在本地的父母们。

(“开饭餐厅”里依旧能看到不少唐苑的影子)

  而更新一些的“茶里”则是西式快餐和茶餐厅的重合,它的管理团队来自星巴克而厨房队伍则有丽思卡尔顿的经验。菜单中你能看到英式早餐和新派粤式茶点的并置,大致可以感受到应该是想做包罗万有的融合小店,但它目前还在大规模的调整阶段,名字中暗示的“茶餐文化”(不管是国外的下午茶还是本地的早茶)还并不明显。

(“茶里”是一次西式快餐和茶餐厅融合的尝试)

  去年年底本来还有一个主打龙虾包的品牌J’s Harbour,但是因为市场对于售价过百的轻餐饮反应冷漠,以及多战线作战的疲态,做不到半年便停工,它就像高速运转机床里掉入的小零件,很快就被大齿轮们吞没不见了。

  二变:线上建平台,投资供应链

  这些都还只是线下的部分。在线上,唐苑开辟全新的外卖即食产品线“唐苑TANG”,希望利用互联网为传统品牌续命,传统酒楼的菜式例如卤水掌翼、燕窝椰子冻等;还有另一个专攻精品外卖的“米星”,是将外卖商户和顾客联结起来的平台,它按照一定的筛选标准集合了100多个本地品牌(可以是现有餐厅、咖啡馆或专营外卖的),你可以理解为“去电商属性的ENJOY”或者“客单价200元的到家美食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