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从迪士尼公主吸金80年看芭比娃娃的衰落(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11 17:47:02

  解密:迪士尼公主如何打败芭比,成功登顶?

  顺应时代的“公主梦”才能永葆青春

  女孩是迪士尼观众的重要组成人群。无论年龄,每个女性心中都有一个公主梦。而在很多家庭中,女孩就是家里的小公主。除了重视和宠爱,家长更会以“公主”的概念作为榜样来教育女孩。作为流行文化的载体,影视作品中公主的形象和行为举止、性格和精神,对女孩的成长有着深远且重要的影响。

  迪士尼正是捉住了女孩们的公主梦,建立了公主系列。每个公主为一个独立的IP,经过80多年持续的运营和开发,串联至今形成一个公主系列IP链。

  13位迪士尼公主都漂亮、可爱、迷人。但诞生于不同时期的公主,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第一位公主白雪,“肌肤如白雪,黑发如檀木,嘴唇如玫瑰”。当时,美国大萧条的余威犹在,大家需要一个温婉的童话故事安抚心灵;后来,女权主义兴起,有了爱冒险的美人鱼公主艾莉儿,坚韧不拔的花木兰公主;到了最近的《冰雪奇缘》,公主艾莎和安娜更是自强自立,姐妹团结打败敌人。

  她们并没有情节和性格上的传承,但正是她们的变迁,为迪斯尼的类型电影划出一条非常清晰的轨迹:即女性地位和女性文化的提升。

  1、“前女权主义公主”

  被虐待、被拯救、擅长做家务,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睡美人。

  2、“后女权时代公主”

  爱读书、保家卫国、主动追求爱情,如:小美人鱼、花木兰、《美女与野兽》的贝儿、《阿拉丁》的茉莉、《风中奇缘》的宝嘉康蒂。

  3、“新女权时代公主”

  不以爱情为终极目标、自我意识觉醒、独立勇敢追求梦想,如:青蛙公主、长发公主、《勇敢传说》的梅莉达、《冰雪奇缘》的安娜和艾莎。

  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中,“公主”从空有美貌的“傻白甜”逐步进化为智慧和勇气的担当。她们不再是高大全形象,开始有了人情味,像凡人一样有小缺点小毛病,也爱耍耍小脾气,但是在故事的发展中她们都收获了自我的成长,这样真实鲜活而又优秀的女性形象对于时代家长而言,便是女孩成长教育的最佳教科书。

  另一方面,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及全球化深入,迪士尼的公主也不再只是金发碧眼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种。一头红发的小美人鱼是曾经白人社会中不受待见的雅利安人。

  90年代以后,迪士尼更是一口气推出了4个“异族”公主:1992年《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茉莉(可能还是个穆斯林)、1995年《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1998年《花木兰》中的中国(亚裔代表)公主木兰,以及2009年《青蛙公主》中的黑人公主蒂安娜。

  迪士尼通过对主角身份设定的创新与调整,将其电影的影响力扩充辐射到全球更广阔的地域和宗教族群,减少文化输出时可能遭遇的民族壁垒,收获到全球市场的认可。

  在迪士尼公主故事激励下成长的新一代女性,被培养成迪士尼品牌忠实的支持者、消费者。迪士尼公主不只是某一代人的专属记忆,13位公主的粉丝早已囊括全球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的女性。在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公主被创作出来,并伴随主题观念的不断革新,继续开拓更新一代的粉丝群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