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良品铺子:践行“新零售”第一家(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12-03 13:24:07

  两年前,零售大王“良品铺子”就开始布局全渠道零售业务的打通,从软硬件的布局,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流程梳理。代表“良品铺子”创新决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良品铺子”3年前开同行之先,投资高达5000万人民币,与国际一流的IT厂商共同打造全渠道整合的IT系统,到目前为止,在零食圈,这个投入记录还没有被打破。要做全渠道,没有在全渠道信息系统中的大量投入,是不可能完成这件事的。

  目前为止,在良品铺子,有一个存储所有客户和产品信息的统一数据库,了解客户在全渠道电商形态下的购买行为是什么,并以此来改变产品、业务单元和区域导向的组织架构。良品铺子已通过数据分析,完成会员信息整理,打通线上线下会员数据。

  这就意味着,对于在拥有良品铺子线上、线下会员资格的消费者,其消费数据被集中并实现同步更新。对良品铺子而言,会员身份获得统一匹配后,公司对会员的了解也将更加立体,可针对会员特征进行精准营销。而后台的供应链,财务和业务流程均以此为调整。

  未来,良品铺子将实行以门店为中心的全渠道、全流量、全会员的生意模式,把门店和电商彻底打通。今年“双11”,良品铺子精选500+门店与天猫“极速达”物流“的卖货方式,正是一次绝佳的“演练”和首次落地。

  新零售能力将是品牌商的一个新起点抑或分水岭

  今年的“双11”,天猫GMV不出意料地继续创新高。但是喧嚣热闹背后的冷暖只有从业者才知道。正如东哥在《2016年“双11”网购狂欢之后,值得深思的六个异常现象 》中讨论的。

  对于经历了8年“双11”的很多品牌来说,如何看待电商平台和渠道的作用,在今年会有更多深入的思考。今年的“双11”当天,就有很多品牌商家感受到“流量”的冷意。事实上,大盘整体流量衰退,直播等娱乐化入口分流等原因很多。但对于品牌商来说,完全依靠大电商平台或大促销节日来达成业绩是一种最具风险的选择。去中心化、社区化、碎片化、智能化、宅生活、短购物,是未来商务活动的主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及早打造全渠道的能力,筹备全渠道场景的应用和开发,早做打算和筹备,从而实现未来的业务突破不失为一种远见。

  对于良品铺子来说,这个“双11”,其包括门店、本地生活平台、社交电商、第三方电商平台等全渠道的销售在8小时内就销售过亿,其中来自社交平台微信的订单单日也实现了500万的销售额。这些都是过去2年在新社交媒体上尝试努力的结果。

  所以,东哥以为,新零售能力将是品牌商的一个新起点抑或分水岭,既有品牌要么敏感应对,快速变化,调试自己跟上变化的步伐,要么慢慢消亡,而一些新的品牌可能从此起来。传统品牌加大线上投入,互联网品牌也开始回归线下渠道。良品铺子则是传统品牌里面成功案例。

  一年前,东哥和良品铺子高管交流,其谈及公司最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投入数千万元让IBM帮助实施SAP系统,为“新零售”打造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一场促销活动,卖多少货。在这个“新零售”还处于概念阶段的时候,良品铺子已经先行一步。

  商业回归本质

  两天前,《2016年“双11”网购狂欢之后,值得深思的六个异常现象》在总结2016年双11的几个异常现象当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就是淘品牌不见了。在历年的“双11”当中,淘品牌都是重要力量,尤其是女装排名前5里面,至少3家是淘品牌。今年只剩下了韩都衣舍,其它家基本都不见进入排名了,全部替换成了传统品牌。这个现象,在一个月前写过《小米很成功很牛逼,但和苹果比起来段位还是太低了!》,不只是淘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互联网品牌还是太弱了。

  互联网思维,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产品和品牌溢价能力。互联网营销和电商运营,都只是术的问题。一旦具备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的传统品牌觉醒,互联网品牌难以抵挡传统线下品牌的冲击,而良品铺子则是零食领域的佼佼者之一。

  (作者李成东)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