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零售业态的一种思考方法是,基于旧业态观察客群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趋势会怎样变化,以此指导业态变化,从而创造出新零售业态。比如正大集团推出的正大优鲜强化社区生鲜,复华控股推出的全时便利强化堂吃服务,苏宁推出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强化全球购物,这些都是顺应趋势的新零售业态尝试。
七、零售业态复杂度总体增加,新业态出现速度大于旧业态淘汰速度
我们身边有阿里、苏宁、沃尔玛、711、还有菜市场,批发市场和夜市,经常还能看到路边摊和流动摊贩,在一些乡镇赶场的习俗并没有消失。新零售出现后,并不代表旧零售会被淘汰,整体趋势是零售业态越来越多,各自满足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购物需求,新业态出现速度大于旧业态淘汰速度,找准场景、趋势和侧重点,就能创造出新零售形态。
八、以前的机会点在效率,未来的机会点在细分场景、体验和精准推荐
以前很多新零售业态出现,主要是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来颠覆前者,比如杂货店的毛利率40-50%,沃尔玛的毛利率只有20-30%,目前超市平均以17%的运营成本把商品从厂家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很多超市已经和生产商打通系统,经销商越来越少,链条越来越短,711的库存周转仅仅需要10天,要继续降低成本的空间并不大,所以笔者认为未来新零售业态主要会从满足细分购物场景需求,提升体验和精准推荐商品来构建自己的竞争力,新零售不能仅仅重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九、中国太大,分层创新现象普遍存在
中国有4亿人生活在现代化城市,2亿多人生活在乡镇,还有6亿人生活在农村。现代化城市人口仅占33%,但舆论在他们手中,如果只看朋友圈,还以为零售趋势一定会高大上,其实如何更好满足67%人口购物需求,是更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中国人口的分层分布,决定中国新零售创新也会分层进化,在各个层级会有不同的新零售出现。
十、零售创新本质是系统组合,要有拆分组合部件思维
创新不是点,而是系统,是组合,比如颠覆世界的苹果手机是由电容触摸屏,单线程操作系统,手控图形界面,CPU和存储器等组成。好市多的会员制、精选商品、低毛利率、退货制度、信任感、包销定制组合缺一不可。
新零售一定也由不同部件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个单独部件谈不上创新,但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有巨大威力。
新零售既然有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思考方式可以是先拆分各种零售模式的部件,去比较和熟悉每个部件,然后基于客群趋势分析,购物场景细分,把部件组成新零售形态,如果觉得可行就可以落地尝试。
“正大优鲜”是便利店组合了生鲜商品,“唯品会”借鉴了折扣店思维,“ZARA”混搭了“大牌低价”,笔者前文“天猫超市火拼京东超市 我为什么说他们的定位错了”就是用部件组合思维,发现好市多的部件特征更适合网上超市的本质特点,建议网上超市门应该学习好市多。
总结
本文从分析曾经的新零售入手,总结出10条零售创新相关观点,10条观点组合在一起,为我们指明新零售的方向和思路。
如果正处于新技术普及早期,那么就应该大胆创新,如果新技术普及已经到后期,那么就应该基于客群变化和旧零售改造,去寻找新零售契机。零售人应该熟悉各种零售业态,习惯分解零售业态部件,并且从细分购物场景和侧重需求入手,从体验和精准推荐入手,从分层创新入手,组合部件,评测效果,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发现创造新零售业态的机会。
笔者之前的文章已经提出过几套新零售构想,感兴趣者可搜索笔者前文,欢迎加笔者微信交流,在这变革的时代共同推进零售变革。
【本文作者张陈勇,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