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也谈新零售:未来只有两个方向(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9-30 11:52:40

  (2)成本:成本对现代零售业发展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例如超市最初就是以“价格突破者”的形象出现的,因为成本低,所以价格廉。零售引入“一站式购物”理念以后,店铺面积扩大了,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店铺向城市外围转移而远离居住区,于是就出现了“免费班车”。如今,传统零售业态又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成本压力,店铺租金与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涨。在线零售虽然没有店铺租金以及随着规模扩大而同步增加的人力成本的压力,但却面临着快递成本的瓶颈问题。这正如天猫超市前总经理金诚所说,用“蒙代尔三角理论”来解释“到家服务的代购模式”的不合逻辑。他指出,此类服务无法同时满足“品类、成本、时间”这三者的要求,所以就难以持久。其实,当下我国盛行的新模式,大部分来自国外,但大凡成功者,都经过了某些本土化的修正。各种到家服务模式的师傅是“Instacart”,我们的做法是依靠不可持久的补贴来平衡“蒙代尔三角”,而国外的Instacart则是用高额的配送费用甚至不惜提高商品售价以及会费来弥补高成本,从而实现快速、便利的代购配送服务。所以,商业模式的可持久性,最终取决于“成本”因素,一种模式之所以能持续发展,不仅要迎合“消费需求”,更要符合“成本逻辑”。

  (3)消费者:零售业既是一个稳定成长的行业,又是一个变化频繁的行业。这主要是因为零售业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决定了零售行业必须“随需应变”。

  零售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影响是消费者,消费者才是市场的最终裁判。

  从我国目前的零售环境与业态趋势来分析,以下四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综合超市:分化瓦解。低毛利、大众化的大型综合超市,在市中心密集布点,越来越难以承受高租金的压力。

  第二,传统百货:淘汰转型。在市中心,规模较小(如1万平方米以下)的单纯以销售商品为主的百货公司,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百货购物场所越来越向交通便捷、人流集中的区域集中化发展,百货购物越来越呈现出娱乐化趋势。位于市中心的小型的传统百货难以迎合娱乐化购物需求,就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可以转型为其他业态。

  第三,生活百货:精耕细作。我国当前的零售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超市卖场的品种虽然越来越多,但每一类商品的深度很不够,品项不全,缺乏质感。而转型以后的超市生活馆,除了几十元一个的苹果之类的商品外,似乎也没有特别能吸引眼球的亮点。二是百货商店有点像“吸食鸦片”的人,只能靠节日促销来拉动销售,消费者对商品性价比越来越失望。百货公司从1852年创办那一天开始就提倡“不二价”,但我国某些百货公司如今仍然处于“前百货时代”。其他业态包括家电专业店、数码城、家居装潢城等,都是违法经营与忽悠消费者的“高地”,在这些商店中,想要一张合格的“发票”都是一种奢望。所以,无论是超市卖场还是百货商店,都需要深耕细作,根据消费者购买的关联性提炼出若干条商品线,实现“混搭”以后,增加商品线中商品项目。

  第四,便利业态:服务主导。从四个方面开拓增值服务。我国便利店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三个方向开拓增值服务项目:一是生活便利服务,既包括传统的便民服务项目,如代收公用事业费,更包括现代的便利服务项目,如代理金融保险业务、快递业务、跨界代购业务、网购代理等。二是中食餐饮服务,便利店提供“中食餐饮”(居家餐饮属于“内食”,酒店餐饮属于“外食”),包括早餐、中餐、夜餐,以及居家养老的餐饮服务。如果便利店与老年人服务项目相结合将会衍生出一个很大的市场。三是供应链服务,可以把便利店作为供应商推广新品与开展新品市场调查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外有些便利店一半的收入来源于这一途径,这是值得深度开发的一个新项目。四是跨界合作服务,通过两线融合、跨界合作,是消费者有更多的便利与更好的体验。

  我总体感觉,新零售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回归,把应该做好的持续不变的东西做好,如商品,服务,诚信,对顾客的起码尊重等,另一方面是创新,在技术,需求,成本,大环境变化背景下,寻求模式,投资,组织,商品开发,渠道,营运技术,商业设计,服务方式,与沟通等方面的创新。不变的东西叫回归,可变的东西叫创新,两者还有融合与交叉。

  为了把零售发展成为使人快乐的一门艺术、和谐社会的一个枢纽、受人尊敬的一种行业,零售人需要加倍努力与付出,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感受,更多地关注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关注合作伙伴与零售员工的利益。电商已经意识到店商的复杂性,店商也要坚守与继续扩大阵地,一不要忽悠消费者,二不要被电商忽悠了。自身要通过变化、变革与革命,寻求突围与新生。(作者: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学院教授 周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