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条件苛刻、品牌运营成本较高的屈臣氏让不少品牌“又爱又恨”。我们曾盘点过10个在屈臣氏渠道做“死掉”的品牌,不过,“成也屈臣氏,败也屈臣氏”,屈臣氏也一度成为不少品牌的“造梦工厂”。
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屈臣氏渠道功成名就的10大品牌,各位可以取取经,再对屈臣氏渠道多一份信心。
美即:选对渠道等于成功了一半
对于面膜这种快销品类而言,选对渠道很重要。
在美即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创始人佘雨原本想以专门的面膜品牌做百货专柜,不过在连续上货几个月后,他发现这样的运作形式行不通。最终,他把美即的价格定位在10块钱一片,并正式切入屈臣氏渠道。
2005年,美即选择了集快消化与专业化于一体的屈臣氏作为打开市场的根据地,帮助品牌之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对于屈臣氏而言,当时在售的面膜品牌较少,亟待注入新鲜血液。经过几年耕耘,美即在屈臣氏渠道如鱼得水,正好补充了屈臣氏对贴片式面膜的需求,后来美即逐渐取代了可采在屈臣氏的位置,屈臣氏也一度贡献美即整体销售额的70%。
同时,美即在屈臣氏开创了“面膜单片卖”的先河,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面膜也逐渐在中国女性中普及开来。整个面膜品类迎来了面膜发展的黄金十年,也进入了“面膜快消化”时代。
据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屈臣氏渠道内美即的零售额达到4.675亿元。美即也成为屈臣氏能够将面膜品类做强做大的重要推手。我们可以说,美即与屈臣氏互相成就,缔造了一段传奇。
我的美丽日志:屈臣氏面膜品类的二次腾飞
2011年,台湾热销的面膜开架品牌“美丽日记”以新注册名字“我的美丽日志”在屈臣氏开卖。与美即不同,我的美丽日志以盒装为主要销售方式,且前三年只在屈臣氏渠道销售。
在我的美丽日志进入大陆之前,该品牌已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催生了不少台湾代购;借助屈臣氏渠道打开了大陆市场之后,我的美丽日志不仅很快为消费者所认知,品牌巅峰时期甚至在屈臣氏创造了年销售额过3亿元的成绩,让屈臣氏里的面膜品类实现了二次腾飞。
森田药妆:借屈臣氏打开内陆市场
台湾的森田药妆面膜在还未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时候,早在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多个亚太国家和地区卖得火热,且于2010年进驻香港莎莎,开启了香港的分销之路。可以说,在森田药妆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前,代购已经让它火了起来。
彼时,已经签下中国内地总代理权的深圳思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汉武决定让森田药妆走“从上往下”的推广模式,即先期进入高质量的标杆渠道,建立起影响力和样板零售店后,再在更广泛的零售网点快速铺开。因此,屈臣氏渠道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条线路。
2012年,森田药妆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屈臣氏。为了配合这一举动,森田药妆专门研发了全新“天丝面膜”系列产品,在屈臣氏独家发售,意在希望进驻大陆屈臣氏店一举大获成功。
在终端团队的大力投入和努力下,森田药妆的表现不负众望。进入屈臣氏一年的时间,森田药妆的月回款最高达到1000万元,森田药妆在行业内名声鹊起。
相宜本草:曾与屈臣氏携手并进
相宜本草在发展的初期,采用了多渠道布局的推广方式,屈臣氏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而在2006年以前,屈臣氏在大陆的发展还处于试水阶段,因此相宜本草与屈臣氏的合作也较为松散,只在北方和西南地区部分门店有售。不过,从2006年起,屈臣氏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拓店,相宜本草紧紧跟随着屈臣氏发展的步伐,在屈臣氏全渠道系统布局。
据相宜本草的招股书显示,2009年到2012年,无论是销售件数还是销售金额,屈臣氏始终是其五大直供客户的第一名。
如此看来,屈臣氏和相宜本草的发展密不可分:相宜本草借由屈臣氏的扩张,用屈臣氏的影响力为自己做背书,无论是招商方面还是对消费者的教育方面,屈臣氏都为相宜本草的发展铺好了路。与此同时,相宜本草主打的“草本”概念对屈臣氏内的品牌结构也做了一个补充,符合屈臣氏个性化、年轻化和健康清新的店铺形象。
但有坊间消息透露,2013年相宜本草在屈臣氏销售下滑接近30%。2014年初相宜本草把负责屈臣氏渠道的团队独立出来,意图使相宜本草把屈臣氏作为单独的渠道更加精细化运作。
里美:从蹒跚学步到自成一格
在屈臣氏里,拥有小清新外表的里美格外受到“外貌控”的喜爱。
不过,里美刚起家的时候,没有生产工厂,没有研发技术,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却靠定位少女化妆品市场这一点,以韩风起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2006年,里美路遇贵人:深圳某代理商将其引入了屈臣氏系统内试销。那时候,虽然“韩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但屈臣氏里几乎没有这样的产品,因此,在消费者看来十分新鲜。里美的产品概念和包装正中年轻、时尚的消费者下怀,清晰的受众聚焦,让该品牌在这个有效细分市场迅速崛起。
除此之外,里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终端的重视。曾接触过里美的业界人士这样总结里美的成功之道,“一、产品概念,尤其是包装,符合屈臣氏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的爱好;二、集中精力、资源,围绕屈臣氏渠道这一点突破;三、里美团队的终端执行力非常强大。”
2006年进入屈臣氏,距今已有10年历史,知情人士表示,里美曾在2009年时就做到了年零售额4亿元的成绩,其中屈臣氏系统内年零售额就有3亿元;而到了2013年,里美品牌全国零售额达8亿元,其中在屈臣氏系统内年零售额达6.5253亿元,屈臣氏系统品牌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