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实体书店复苏和阅读方式升级,其功能和定位在不断拓展,从过去的以卖图书为主拓展为卖与图书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和生活方式,从单纯的购书空间拓展为城市文化生活空间。
书,不再是一个精神追求,而是一种消费场景下的必需品。
混业经营和文化载体同时并存,令实体书店迎来新生。也正是从实体书店开始变身“城市生活空间”的那时起,实体书店的吸客引流作用就越来越被商业地产项目所看重。上海无印良品书店开业限流排队,苏州诚品书店升级为知名景点,阿那亚“最孤独的图书馆”刷爆朋友圈,就足以证明这点。
在这场“文化+”的浪潮中,书店也正在被各种行业“混搭”着,因为阅读与文化不仅仅只是一股潮流,更将是一种别具生活之“美”的日常。
◆ ◆ ◆
服装店+书店丨创造零售与文化的新平衡
位于法国巴黎圣日耳曼大道上的Sonia Rykiel服装旗舰店,由瑞典-葡萄牙艺术家 André Saraiva 和品牌艺术总监 Thomas Lenthal 共同设计,装满书籍的书架从地板直抵天花板,改变了服装零售店一贯的内部装饰。
店内的服装不再是展示的唯一主体,铺天盖地的书籍更加抢眼,而服装则穿插陈列其中。一条镜面墙将书架区和精品区分割开来,猩红色的墙面和 Sonia Rykiel 式的俏皮印花地毯作为精品书籍、同时也是品牌手袋、配饰们的展示背景,让服装销售和文化气息达到一定的平衡。顶部的透明玻璃天窗引入自然光,有效中和了大红色的刺目感,赋予空间一种令人惊讶的亲密感。
◆ ◆ ◆
糕点店+书店丨美味与精神食粮共享
日本神奈川县的糕点店MIDI A MIDI由Aki Hamada Architects设计。店内色调素雅,以木质材料为主,简约且现代化。天花板直接将设备管线裸露,各类风格迥异的吊灯设计也透露出一股现代工业气。
这里提供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座位:吧台型、公共长桌型和榻榻米风格的坐席,供顾客自由选择。 开放式的厨房和类似集装箱的展示平台,一方面表现出面包糕点是新鲜出炉的,另一方面也鼓励顾客通过这个平台让自己发现想吃什么。
最特别的是这里专为顾客设计了一块阅读区域,就像图书馆一样,提供各类书籍,让顾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享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整体环境也更加雅致。
◆ ◆ ◆
家居店+书店丨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有书陪伴
以极简生活美学起底家居、杂货产品的无印良品,去年年底开设了上海淮海755世界旗舰店,是目前大陆地区最大的旗舰店。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位于3层的无印良品书店,自2015年3月在日本试水之后首次进入中国。店内上架3万多本精选的书籍,分为“衣、食、住、行、育、乐”六大主题。
MUJI BOOKS的图书分类与传统方式不同,是将之与相关物件混搭,通过人性化的场景设计,使看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例如,一层在入口右侧的植物展柜,数十盆绿植与“绿色生活的创意”相邻,可以随手取阅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或是台湾学者潘富俊的《草木缘情》;
在摞得整整齐齐的收纳专区,则一定少不了“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的《打造一个井井有条的家》、被推崇为“居家收纳的最佳图文书”的《所谓收纳这件事》等日式整收之作;
而在微波炉、电饭煲等厨房电器旁,年轻人争相翻看《一人份料理》、《好想为你做便当》等通俗易懂的料理书,取阅率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