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利润给代理商还不满意,不如自己建渠道。”某一线品牌负责人一语道出了不少品牌商的心声,这也是越来越多单品牌专卖店崛起的动因之一。如今,形象优、利润高的MALL专卖店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化妆品品牌的青睐,兰芝、欧莱雅、欧珀莱等品牌也正在开进MALL。
近几年,功能丰富、体验感强的购物中心不断崛起,并成为主流零售形态之一。不同于百货中密集的品牌堆叠,化妆品在MALL中通常以少而精的单品牌店形式呈现。一方面,化妆品牌看好MALL的发展,也希望在定位相当的购物中心中树形象、博业绩,另一方面,MALL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也在随着定位不断调整。从《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走访发达二线城市苏州看,化妆品在购物中心还大有可为。
化妆品仅做点缀还是能当主力?得看MALL定位
位于苏州北部的繁花中心是2014年开业的综合体,目前拥有菲诗小铺、谜尚、佰草集等6家单店和中岛柜,以及美莎、屈臣氏两家集合店,占全部品牌的3-4%。其招商总监万顺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表示,繁花中心所在的相城区百货较少,为满足周边顾客需求必须引进一些化妆品。但繁花中心定位于区域型、家庭型购物中心,化妆品在其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主要以集合店加上有特色的单店即可满足需求。
繁花中心及其化妆品店
不同于繁花中心,定位于年轻、潮流的苏州印象城拥有近20个化妆品品牌,除了较为大众的雅漾、DHC、佰草集等,印象城还有大众型百货所没有的茱莉蔻、科颜氏和欧舒丹等品牌。印象城租赁部高级经理郭海鹰表示,地段优且毗邻苏州大学的印象城非常受年轻群体青睐,场中的悦诗风吟每月零售额能达到60-70万元,同时相对高端的丝芙兰每月200万元的业绩几乎是苏州首位,以上数据说明,印象城顾客的消费力足够,并不只有低客层。
印象城及其内化妆品店
在引进同为韩系的Nature republic之前,郭海鹰曾担心会影响定位相似的悦诗风吟的销售,但开业后前者的每月销售能达40万元,而悦诗风吟仍能保持原来的业绩水平,“由此可见印象城的客流对于化妆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若有好的品牌仍有引进空间。”郭海鹰表示。
保证差异化,根据定位不断调整品牌也很重要
即使业绩仍在走高,但近年来“大跃进”发展的购物中心也面临布局饱和、业态重复等难题。商业地产服务及投资机构世邦魏理仕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共有60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投入市场,并有超250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