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士
反攻一线,“兄弟连”携手打天下
12月8日,在云南昆明,德克士也举办了一次媒体沟通会。
天津顶巧餐饮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长苏明瑞表示,德克士2017年的发展策略是深化“舒食+”——他称之为“英雄再英雄”。
德克士华东开出首家“舒食+”餐厅
舒食理念被苏明瑞认为是德克士区别于其他的西式快餐的地方,表现在满足中国胃、美味均衡、舒适的就餐环境。2011年德克士就提出了舒食概念,2015年已经70%~80%的餐厅已经升级为舒食餐厅,2016年启动“舒食+”升级计划。2017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舒食+”的店型升级。
打造智慧餐饮新模式是德克士品牌升级的下一步。比如,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数据给他贴上标签,比如手枪腿达人、价钱敏感者,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苏明瑞介绍称,集享卡会员全国有2300万的会员,数据每2分钟更新,他们有会员交易平台、会员沟通平台、BI的数据分析。
“我们的集享卡是可以共用的,可以去全家买东西,也可以去康师傅私房牛肉面买东西,同时在那里的消费也可以积分,所以集享卡是共用的积分制度,跨业态、跨餐饮和便利店。”
苏明瑞还透露,德克士2016年新开店100多家,2017年还将维持这个速度,新开店预计100~200家,将重返一线城市。
中餐普遍都在收缩,包括比较强劲的一些品牌,德克士是基于什么定这样开店一个速度?能实现吗?
“我们从三四线城市发展起来的,慢慢的从三四线城市,二线到一线,再到特一线城市,有先后的顺序,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把所有的品牌定位成全国品牌,只是发展的出发点不一样,发展的时间不一样。”苏明瑞是这么回答的。
而内参君认为,德克士之所以敢于反攻一线,一年开出一两百家店,归根结底在于深耕三四线多年积累的强大的本土化内功。
无论是“满足中国胃”的产品策略——比如一线城市套餐里的薯条改成沙拉,还是90%的加盟体系——要知道麦当劳特许经营不超过40%,而肯德基不到10%,都在证明这个“千年老三”强大的本土化功力。
外婆家
“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引进来”
2016年12月7日,在哺哺拉面(北京王府井店)发布会上。哺哺中方负责人透露了外婆家的下一步动作。
哺哺拉面(北京王府井店)
外婆家为寻求多元化发展而在引进自己认可的海外餐饮品牌,以给国内用户带来原滋原味的海外味道。
计划两条线发展:一条是自建品牌,比如炉鱼、蒸年轻之类的;另一条线是引进小众非连锁且有潜力的海外餐饮品牌,开类似于海外餐饮平台的买手店(品牌名字还在注册中),由外婆家亲自挑选并独家买断餐饮品牌,合作模式跟哺哺一样。计划每个品类只引进一个代表品牌。哺哺是一个开始。
因为日本餐饮的发展程度较高,且其产品更易被中国顾客接受,所以外婆家把日本餐饮品牌作为首选。
预计明年4月底在上海太古汇开一家餐饮买手店,店内会有好几个海外餐饮品牌同时经营,包括哺哺。会根据不同商场、购物中心的需求以及已有品牌的情况,做适当地餐饮品牌调整,争取每个店都有不同的新鲜感。
外婆家的多品牌战略已经无需赘言,但为什么把目光盯在了海外?
其实,别看外婆家这些年门店越开越多,生意越来越好,但在吴国平的内心,一直对于日本的匠人精神心驰神往。
有报道称,他从2015年初就成立一支“美食别动队”,前后十余次飞日本,吃了不下上百碗的拉面,接触了几乎所有上榜的拉面店的公司或创始人。于是后来才有了“哺哺拉面”。
这也许是“初心”。但内参君听到的一种圈里人的观点,似乎更能说明问题:目前餐饮龙头企业的扩张升级,主要三条路,一是推副牌;二是走出去,比如海底捞在美国、韩国、新加坡都有店。最新一招就是请进来。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吴国平的做法了。(作者:虎萌/王新磊/曾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