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徐翔案开庭在即 谈一谈美特斯邦威和周成建(3)

来源:无时尚中文网 时间:2016-12-07 18:05:13

  美邦服饰和周成建的过去一年成为热点话题,一是因为公司亏损,一就是因为徐翔案。

  上图是美邦服饰过去几年的股价走势图,红圈的位置就是周成建控制的上海华服投资和徐翔控制的基金对美邦服饰进行高位减持的时间点。

  即使在2015年经历股灾,如果你去看看那些衰退中的中国本土服装企业的P/E也是难以置信的,它们甚至让Zara母公司Inditex SA 印地纺集团汗颜。那些根本就不是一个传统服饰零售行业的P/E,比科技行业还科技行业。

  为什么有那么高的P/E和市值?

  如果我来说,就是泡沫。

  在中国的A股,对于市值管理的重视和投入恐怕是任何一个市场都难以企及的,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有大量的“歧途”,甚至可以说灰色的地带。

  为什么要进行市值管理,无论对于大股东、投资者其都可以从好的方面去解释。但是,在A股,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大股东减持。而A股的市值管理往往是背离基本面的。

  徐翔案的爆发实际上对于A股市场来说可能是必然事件。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很容易理解,在零售市场愈加艰难的今天,你耗巨资、巨大精力去发展零售业,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相反还可能录得巨额亏损。但是,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然后抬高股价,并在高位让大股东减持,简简单单可能就能收获零售业务一年利润。这种诱惑,如果没有监管,相信99.99%的大股东都会去做。因此,即使有监管,也有徐翔案的发生也不奇怪。

  周成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不忘初心,没有在房地产最热的时候投身其中,而是坚持主业。徐翔案爆发后,媒体又曾报道周成建曾检讨自己“出轨”,过去十年的确错位,“没有专心专注围绕这个产业、专业,真正用工匠精神做好一个裁缝”,所有被市场抛弃。

  那么,到底是媒体两次报道出入,还是周成建一时人话一时鬼话呢?

  在今天,我始终笃信,本土服饰品牌即使面临衰退、投身其他行业,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值得原谅和同情的。但是,投身其他行业的动机和目的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市值管理,并伺机套现,才是它们真正的“罪与罚”。因为,这不仅仅是它们对法律的罔顾、投资者的欺骗,同样是对中国服装行业20年发展、大家所获得的不易成绩的抛弃。

  (作者:唐小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