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新零售环境下:零售需要九大理念变革(2)

来源:联商网 时间:2016-12-03 13:24:08

  ----扁平化取代层级制:

  基于门店发展更加个性化的原则,企业必须建立更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要把更多的经营权利,下放到门店,建立放权的机制,使门店店长掌握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如门店布局调整,商品、品类、品牌调整,供应商调整,顾客管理等等。

  要建立鼓励店长创新的机制,积极鼓励门店店长在经营管理上的创新,现今,再如像沃尔玛、佳世客一类外资超市严格的总部管控体制,已严重不适应当前连锁企业的运营需要,必须要把一切建立在基于门店灵活经营基础上的管理体制。

  在放权的基础上,总部要做好及时指导,跟踪辅导,严格考核,形成总部与门店的经营合力,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弱化门店创新,使经营陷于僵化。

  ----特色化取代集中统一的品类管理:

  近几年,连锁企业为了追求商品上的采购规模效应,加强总部集采能力,实行越来越广泛的品类统一管理。这种模式的结果,形成门店商品品类统一于标准化,严重弱化了门店商品的差异化。

  在当前要重塑门店的商品形象,必须进行特色化的商品品类调整。要结合不同门店的地区差异、消费差异、竞争状况,进行特色化商品调整。为此,必须打破集中统一的品类管理模式,针对不同门店、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经营环境,进行特色化的商品组织。

  同时,要深刻反省这几年卖场、超市品类严重流失的问题,如大卖场,在家电、数码、孕婴、运动等类商品的整品类丢失,重构优势品类形象。以“加宽加深”重构门店的商品特色:

  ----8020取代2080法则:

  随着消费的换代升级,价值促销必将取代价格促销。爆品也将逐步成为过去式。企业不可能以一种商品来应对所有顾客。堆头、端架等特殊陈列资源的价值也逐步消失。以往的爆品,是建立在特价、堆放等特殊陈列手段等促销支持的基础上。

  新零售将使零售企业的经营真正回归本质:更加准确的消费者定位与抓取,更加科学的商品组合与组织,更加丰富的商品推送的零售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零售企业必须更准确的定位目标顾客,运用更智能的手段抓取目标顾客;必须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建立更加高效的商品组合;门店将以更加丰富的商品提供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品集中度将由目前的3070,调整到5050,商品品种数要增加50%以上。

  这一模式的变化,将会影响零售企业门店设计、采购理念、品类管理、盈利模式、运营模式、陈列原则等一系列的彻底改变。

  ----全渠道零售取代单一的线下与线上零售

  任何一种零售形式的诞生,其选择权不在零售企业,而在于消费者。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全渠道零售必将是线下零售和线上零售企业发展的必然。这不是选择与不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结合的问题。

  今年的双十一,从一些数据看,线下企业融合发展线上业务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业绩的对比之下,被广为诟病的传统线下服装企业似乎瞬间重焕生机,备受追捧,而电商品牌则“大势已去”,有种风中凋零的感觉。

  借用联商网陈肖丽的观点:电商运作在经历流量时代、产品时代、品牌时代进入内容时代之后,消费者对于产品已不再简单停留于价格,而更综合的考虑品牌和所传达的生活方式。传统线下品牌大都有很长时间的品牌沉淀,在电商化后,经过几年时间的运营经验沉淀,集中爆发也在意料之中。而失去电商运营技术壁垒的电商品牌,因为品牌缺少沉淀,被传统线下品牌取代也就在理所应当了。

  实体春天、电商没落成为双十一之后最为醒目的词眼,回看今年双十一服装的业绩,韩都衣舍集团今年实现3.6亿,同比上升28.6%;衣品天成集团双十一当天销售总额1.26亿元,较去年上升22.3%,而森马集团较去年增长64%,太平鸟集团则较去年增长了60.57%。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实体零售发展线上有较大优势。

  ----智能化取代人工: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零售的智能化必将以其高效率、低成本、更精准,取代零售业更多得靠人管理的职能,从而使零售业的发展进入新的智能零售时期。零售业的智能化应该首先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对顾客管理的智能化:重点体现在对顾客的分析、缩定目标顾客、抓取目标顾客、精准推送、分析目标顾客潜在需求方面;

  对商品管理的智能化:基于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商品的极大丰富,以及竞争激烈的需要,企业的商品管理需要借助更加智能化的手段,单纯靠人员承担的品类管理,难以胜任。

  对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连锁零售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必须建立基于消费者、门店销售、客户一体化的供应链智能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企业库存,和供应链成本。

  ----联合、合作、整合取代各自为战:

  纵观目前快消品流通体系,存在严重的扭曲:渠道为王,品牌把控渠道,商品流通成本奇高;厂家、经销商、终端商各自为战。这种状况造成的是效率低、成本高。既不适应大品牌厂家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也不适合小厂家的生存,更不适合终端零售企业对商品组织的需求,也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要有新的、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流通体系来取代。

  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重新规划快消品流通模式。这不仅是品牌厂家的责任,更是零售企业的责任。必须破除各自为战的思路,要从全局的角度,建立更优化的快消品流通体系。

  因此,联合、合作、整合将是必然的选择。或者是零售企业的主动整合,或者是厂家的主动整合,或者资本的主动整合,或者是平台的主动整合。联合与整合必将是经济的发展的必然。( 鲍跃忠)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