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的信息化承载与支撑
为完成以上的价值交付过程,实体零售企业需要构建成熟稳健的SHOP+融合业务经营管理体系,而志承的微电汇产品和解决方案就是这样的软件体系、信息化平台,同时兼具开箱即用以节省启动时间、一对一顾问推动并分享最佳行业实践。
以下为在SHOP+顾客购物体验中,微电汇产品的组件能力与O2O购物过程的对应关系:
▲ SHOP+购物过程与微电汇组件对应
因此,店多店少不是问题,要不要电商不是矛盾,如何将实体零售与电商技法深度融合,并因地制宜地融入实体零售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才是真正的要义和课题。
已起航的SHOP+旗舰案例
融入最新网络科技战力
小而美的SHOP+旗舰案例
内生动力与外部助力交织与共振,强势驱动传统商业企业实现SHOP+探索与创新,已有的多个成功案例,为实体零售企业的创新经营提供了清晰靓丽的诠释:
“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的李宁
作为国内体育品牌的翘楚,李宁在互联网+转型中不遗余力,基于微信公众号、APP、PC官方商城等多个触点,共汇集O2O会员280余万人,展开线上线下场景的闭环打通,2015年实现电商业务年度经营收入3.2亿元。
便利店转型网上大卖场的唐久便利
作为山西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唐久依托780家门店,吸纳O2O会员逾80万人,并在移动商城上线后的一年内,成功达成近3000万元营收,形成线上订单70余万单,平均客单价从线下的9.5元提升至线上的39元,成功实现从便利店向网上大卖场的豪迈进军。
新鲜才好吃的鲜丰水果
果品连锁全国排名第二的鲜丰水果,将分布于4省的605家门店全部上线,实现门店库存在线同步销售,运营初期即完成O2O会员吸纳近60万人,达成O2O订单10余万单,平均客单价较线下水平劲升26%,30分钟闪电达将“新鲜才好吃”的承诺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述案例均采用了志承微电汇的产品与服务,并快速构建起从实体零售到终端顾客的桥梁和纽带。
世界级云服务架构,从容应对SHOP+转型挑战
依托“未来零售的核心连接器”微电汇,必将有更多的实体零售企业开启SHOP+模式,依托门店和既有资源开展战略转型。然而,转型的一个“拦路虎”就是电商业务承载平台,在动辄十万级顾客的在线交互中,传统IT架构将遭遇严峻挑战,例如:
当用户规模注册与咨询查询,
将带来1,000 次以上的点击/分钟;
当遭遇重大促销与节日抢购,
将带来10,000以上次点击/分钟;
当秒杀促销与限时大奖场景,
将带来100,000以上次点击/分钟。
进一步看,SHOP+的业务特点是交易高频、突发业务比较多、数据交互频繁,因此对于架构前端数据流量入口的扩展性,中段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以及后端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
因此,当业务系统面临IT架构挑战时,业务对于技术的需求转向迫切。受限于传统IT架构的搭设周期长度,实体零售企业开始开始接触具备弹性可扩展特点的云计算服务。
选择公有云的森马
去年开始,森马联手韩国ISE打造自身跨境电商业务平台W Concept,鉴于可预见的增长规模以及“大平台”理念,森马决定将W Concept业务部署在UCloud公有云上。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云计算的弹性资源可以应对突发业务带来的资源需求压力,并可在境内外数据的稳定交互方面提供相较于传统IDC更为优质的体验。而在信息安全上,也可以提供防DDoS、Web应用防护、入侵检测等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另外公有云可使整体成本获得大幅降低,这对于处在转型摸索期的实体零售业来讲,更具可用性。
▲ 针对跨境电商的云服务部署架构图(UCloud提供)
百联:选择混合云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
百联为实现线上线下的业务的融合连接,打破两端的数据共享通道推出了i百联O2O平台。依托线上平台为线下引流,线下优化用户体验促进线上消费,并通过会员体系深挖用户需求实现精准推送,从而实现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全方位资源共享。
因此,百联对云服务商的运维及响应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同时考虑到安全性及弹性的综合需求决定采用混合云方式实现i百联的系统搭建。
▲ 针对大型电商的云服务部署架构图(UCloud提供)
大型电商基本已经有数据中心部署,因此在迁云过程中,大多希望实现利旧以及平滑迁移,尽量避免对原有IT架构的大幅改动,这使得混合云成为大型电商的主要选择。此外,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对于大型的整体发展战略十分重要,所以在大型电商的云布局中,大数据相关产品如Hadoop服务、数据仓库、归档存储等基本已成为标配。
SHOP+揭开实体零售经营的新篇章
SHOP+的本质是实体零售与电商技法深度融合,并通过各个零售元素紧密地使得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如下图所示:
▲ SHOP+融合线上线下的多种零售元素
通过多个SHOP+的转型实践案例,可以看到SHOP+对于实体零售的经营起到十分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一般地表现为:
顾客黏性的维系和年轻客群的迎合;使用会员卡的人数和活跃度均有30%以上的增幅,同时构建形成直达消费者内心的营销通路;
商品销售范围和营收的提升;企业的商品经营SKU有5-25%的扩展,营收规模则稳健地整体增长15-20%;
营销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企业将节省大量实体会员卡、DM海报等相关方面的投入,大量服务工作得以分流,或以顾客自助的形态完成;此外,云计算的推广使用也进一步削减了企业IT投入支出,节约了硬件及运维消耗;
库存周转水平的提升:在电商能力的臂助下,门店的库存周转水平可望提升8-12%。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我们看到依托门店和既有经营体系的SHOP+转型,并非仅是应对线上竞争威胁的权宜之计,更是拥抱互联网,迎合零售潮流、客群期望、品类延展的战略创新之举,从而开启新零售的希望之门!
(作者:上海志承软件有限公司咨询总监 王元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