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这家10多平小店搬迁时 接到2百多个投资人电话(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11 17:47:06

谈扩张:我不能脱离我三个孩子

  做枣糕这6、7年,本来在10年我也想把它扩大一些,也找人开过分店,但是找到合适的人很难。有人觉得掌握得不错,学会了,但其实他会的只是过程,里面的经验,包括一些变化量,他根本没有掌握住。投的钱就亏了。那些背景稍微好一点,或者家庭、个人能力强一点,他们又不会帮我干这个活。这些我都衡量过,也尝试过,后来我就灰心不开分店了。

  我以前搞电器维修的时候,也想往大了做,跟日本电器,包括像格力、长虹也合作过,做一些售后之类。但是中国的工业发展得太快了,电子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快。第一我的产品越来越智能化,第二我的售后能力越来越强,就造成我们的合作意义慢慢降下来了。所以扩张会有一些外在因素的制约。

  我不做连锁,我做直营店,都是我自己控制,因为这个东西差一点火候就会不一样。我有我的追求。枣糕的动态变化是很大的,它不同季度的操作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天的早中晚都是在变化的,像天气热的话,变化都按小时计算。保持稳定性需要掌控,而且这个掌控都是提前思考,你到了那个时间点才发现问题就来不及了。

  我有三个(固定)员工,单日单项产品销量决定你的用人数。我每天的生产销售量是基本固定的,但要计算用人怎么用,用几个人,以及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你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你不能保证换人的质量稳定性,因此人不要来回换。人员交接的话,他肯定有交接周期,有适应周期,有临界周期,那就会造成不稳定。我这里分白班和晚班,晚班由小时工来代替就可以了,但小时工不是说你想来就来,是常年固定的小时工。我这里的员工一般都在2年以上,以中青年为主,不是订婚就是结婚了,或者生子了之类的,他才能比较稳定,走了交接的话,这个交接一般要提前1—3个月。

  我做枣糕六七年,基本没有涨过价,最开始是8.8块一斤,就11年物价上涨的时候调了一次钱,到十块一斤。心态问题,你追求什么?你满足于什么?你知道这个东西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合理的。比如说如果不按量计算,我的毛利润应该是38—42,如果按量一循环,我三大环节的毛利润就上升了10%。哪三大环节?一是热了卖和凉了卖的区别,因为我实际情况决定我出货就卖,枣糕会有一些水分含量,它实际没有那么大量,会有一个毛利润升高。有人说这是商业机密或者弊病,弊病就弊病,因为我的生意就是这个样。我把枣糕搁凉了放那等,那我排队的人压的更多,或者我放的时间长了,顾客可能还觉得新鲜度有问题。我不忌讳这个,任何人提这个我都可以说。二是人工单位每小时的利润,以及单位每小时水电气、原材料的使用,它里面有一些空间。还有一个进货的成本,一次拉10吨和一次进500、1000斤有3—5个点的区别。这10几个点量一循环就出来了。我做一个中低端小食就做到50%毛利润了,我还要做多少?

  没有绝对平衡,最起码我找个相对平衡。你(提价5毛1块)挣再多钱你做了一年半年,你能挣我3年5年的钱吗?我们的毛利润不就差那10%、20%吗?我们拉周期出来算,我(量)多你10倍8倍,而且我还可以把它做成很有影响的一个事情。像你这种方法,利润高了短期效益增加了,但是别忘了顾客真的会流走。从单一价格因素看,我很死板脑子很不灵活,但是我从战略看眼前,去决定战略怎么调整,这里有逻辑关系。做一个再小的生意,你连定位、配套环境、逻辑关系、逻辑合理性都不会支配,都看不明白,你怎么能说你把它做得很好?你靠所有优良性自然因素做支配,对不起,它不稳定,稳定都是有控制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很爱琢磨,一直都是。我喜欢学习,喜欢知识,但是阴差阳错家里很穷,高三的时候没有钱,交不出学费,88年9月份到北京。恰恰这些年由于我是穷人出身,我吃不上喝不上的孩子出身,我愿意奋斗,我奋斗做事。我通过我的顾客学习,他们说某一方面,我感觉有点兴趣,他说一句我会花3、5秒钟思考一下,有必要往深了走我再多思考一下。当时不允许的话,事后拿出来再思考一下,有用没用我先装在脑子里。这样积累多了都一起来了,你对一个人事交织的事物产生一个具体概念以后,再有1-2个主要例子,基本上你脑子里很清晰了,知道来龙去脉核心在哪。

  我讲课(陈立开有教授枣糕制作的培训班,学员有北京的,有外地的,主要针对一些河南老乡——编者注)的时候,有时候除了讲枣糕这块,也会讲思维框架,大概有10-20%人愿意听,甚至听完以后,还可能聊半个小时或者45分钟。然后有学员说学你这点东西就够了,还做那个枣糕干吗?说这个话的人一般都年轻有为。他交点钱是想学技术的,那现在不只是技术的问题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行,其实越不行的人,他还东西也做不好。所以我一直在反思,在这个社会,像我这样做中小生意,你怎么能(即使)不把它做到极致,最起码产品做到7、8成,之间怎么变化你都能稳定住。

  搬迁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想采访,想合作,提供场地、技术合作之类。想投资我的,有100多,200多家了,(五道口)这周围就有十几、二十几家。我不考虑接受,不是害怕影响我,也不是害怕我的控制度,那些都不是我考虑的,那些都是架构性的东西。制约因素、合作形式、分配模式、生产模式,乃至具体的实施步骤问题,这些在我脑袋里都是很清晰的。这是由我个人的精力时间,以及我所面临的家庭和我处事的环境范围决定的。(所有的)我都综合考虑了,能做到什么台阶,就去做什么台阶上的事情,这个平台就这么大,我不能再扩大,如果扩大它不稳定也没意义。如果这个平台不大,但是我能够在上面把戏的内容唱得很精(也很不错)。我也没法脱离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现在都在我身边(陈立离过两次婚,三个孩子现在都由他抚养——编者注),学习不行的话老师要找你的。现在如果不教育好孩子,将来你就一个孩子给他1千万块钱,不如现在把他培养成一个有能力,将来能够糊口,不走弯路的人。

  你别看我常年穿的不干净,平时揉面有时候满身都是面,有时候枣泥迸得很脏,但我一回家,孩子 “啪”就扑上来抱你。我就不说别的,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孩子从内心是亲近你的,因为孩子他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思。我主要考虑我的孩子,生活上家庭是第一位的。(来源:正和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