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同一界面解决多渠道使用问题
吴昭松 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连锁零售事业部总经理
线下的店铺里面各种渠道进入之后,整个操作体验相对来说比较繁琐,我们并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客户跟我们提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各自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重复开发和重复投入的成本非常高,于是就这些内容,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苦恼,他们更需要的诉求是什么?如果是线上,希望对接一个平台,可以一次性打通几十万个线下的终端。而对于线下的实体企业来说,是不是只需要接入一个平台就同时具备了多个线上平台的营销、订单以及支付能力。
海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把线上的各大平台分成三类,包括营销类、O2O订单类和支付类,我们与各个平台全部打通,把各个平台里面的内容直接加载在终端Pos上,让收银员或者门店人员只在一个界面里面去集中处理各个平台的订单,在一个支付方式里面,去进行各种平台的扫码支付,不需要选择各种支付方式。
适应经济新特征 Easy便利店应运而生
杜立伟 家乐福(中国)新业态项目总监
中国的顾客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家庭成员的活跃以及老龄化。种种迹象都要求企业响应这种变化。
我们在中国引进了便利超市,它的面积在250平方米,这是我们在中国最新的一个动作,我们提供了Easy便利店这样一个细分市场。我们在上海已经开了10家店。
我们把Easy介绍给所有的顾客,是希望他们在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能有不同的选择。比如他们有及时使用的需求,我们就有各种冷热的零食来满足他们这种需求。除了不同的三餐之、零食之外,Easy便利店里面还准备了为一些顾客买了半包装的产品,然后回家进行加工。下班以后顾客来到店里面可以买一些原材料或者半加工成本,为家人准备晚餐。Easy便利店里面还设有生鲜区,准备了水果、蔬菜,还有肉类、奶制品区等,所以,整个Easy便利店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任何他们想的时候都可以来到我们的店里。除了以上提到的购物需求,我们店里还提供了一些附加的服务,比如WIFI、音乐、服务区,店里面也嫁接了电子支付的方式。
运营能力、供应链是支持业务的核心因素
乡裕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并非所有的便利店只有一种模式,它也可以实现多样化、多业态的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核心还是怎么样将便利这样一个理念去传达给更多的消费者。
中国的小型业态即将迎来转型期,作为大型业态的补偿,便利店这样一些小型业态以非常蓬勃的速度在飞速地发展, 在快速成长的背后我们企业业面临着收益率低下的课题,其原因是租金、人员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商品开发的速度和开发能力的问题,怎么样去克服这样一些问题来突破一些发展瓶颈,取得更好的机会进行发展,是我们今后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克服的一个困难。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大型业态进行小业态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分成了4个类型。包括低成本运营、需求多样性、提供多附加值产品、高端消费类型等。
现有的便利店也在尝试同一个业态里面有不同的门店类型的多样化经营,我们想说的是单纯的多样化肯定会带来收益的恶化,因为小型店的发展肯定要到几百家店大规模连锁发展的阶段才能实现它相对比较合理的收益,这样一个小型业态转型的背后,包括它的业态概念,门店运营的流程合理化以及它的供应链完整,都是支持它的一个业务完善主要的核心因素,小型业态不同于大型业态的特点是它的顾客需求多样化更加明显,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每家店员工的应对能力,每家店的商品开发能力。怎么样将竞争力最强的品类放在我们最核心的位置更好地推出我们的卖点,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便利店的本质,怎么样去满足更多的社会性的需求,像老龄化的趋势,怎么样去进行社会性的服务提供,也是我们便利店今后发展的重大使命。(来源:c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