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追根溯源:是什么开启了中国百货业现代化?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5-30 19:20:27

  百货业二十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四大百货公司,由于经营店铺之大和生意影响之广,名噪一时,被时人统称为“中国四大百货公司”。

  四大百货公司的创始人是同乡,也是竞争对手,祖籍都是广东中山人。早年,先施百货创始人马应彪、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郭泉和大新百货创始人蔡昌分别在澳洲开设果栏,马应彪的果栏叫永生、郭乐的果栏叫永安,而蔡昌的果栏叫泰生,后来三家还合办了一家果栏叫生安泰果栏。在澳洲,永安果栏已经经营了花生、瓷器、大米白酒等近百货种类,形成了百货商店的形态。彼时,澳洲对华人征收高额所得税和遗产税,打压华人商业活动,于是华商们纷纷将目光投入国内。

  1900年,马应彪在香港创办了先施百货,随后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先施分部。先施百货开张消息传开后,郭乐兄弟也动了去香港开办百货公司的念头。

  1907年,郭乐在香港创办了香港永安公司,涉及百货业,兼营出国手续、投递信件、汇兑外币等等。1910年永安在现香山石岐设立银业部,专门负责吸收侨汇,为永安公司及其集团的发展获取了大量侨资支持。几年后,郭乐又将经商目标转向国内商业最发达的上海。

  1912年春,蔡昌兄弟集资400万港元在香港繁华的德辅道开设自己的公司,即大新百货公司。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后,蔡昌于1916年在广州惠爱中路设立大新分店。

  1926年,在一次回国探亲时,李敏周得上海先施公司任职的黄焕南的帮助,与同乡刘锡基合作,在上海创办新新百货公司。

  先施亮相上海滩

  1917年10月20日清晨,整条南京路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往日里看惯了单门面单品类商号的上海市民发现,街上涌立起一座五层高的骑楼式建筑的先施百货,这家百货大楼宽敞,舒适,种类齐全。首先,进门是茶室,一楼日用百货,二楼服装、绸布,三楼珠宝首饰、钟表等贵重商品,四楼大件家具、地毯、皮箱等,商场设立24个部门,各层用大楼梯互通;商场还用大玻璃橱柜展示商品,生动的陈列减轻了顾客压迫感,让顾客更轻松自由的欣赏商品;四楼和五楼还开设有高级餐馆和旅馆,屋顶建有先施乐园,设有各种游乐设施,水族亭、万花亭、弹子房及电影、戏剧、曲艺、说书等剧场,应有尽有。

  先施之前,上海已有惠罗、福利、泰兴、汇司等4家外国百货公司,但这些百货公司只具有购物的功能,且只服务外国人和少数高层次消费的华人,而能聚集百货、茶室、餐馆、旅馆和游乐这样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兼顾高端消费群和普通消费群的百货仅先施百货一家。同时代的中国商号,大多数单开间门面,经营一类商品,三个伙计,两个学徒,一个掌柜,而先施公司,则1万余平方米经营面积,1万余种商品,300余名员工。

  先施百货的成功,吸引了海外华商纷纷前来上海兴办大型环球百货商场。南京路上又先后出现了永安、新新、大新等著名的大型百货公司,形成了大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货”。一场场不见硝烟的商战开始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高逼格装修让烂大街小吃秒变网红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