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Zara能够在中国冲破重围,独立鳌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自身一直有一套销售经营模式,不盲目跟风,在其他快时尚品牌店越开越多的时候,Zara选择了放缓开店。从《十大快时尚品牌近4年在华开店数》也可以看出,自2013年,ZARA是唯一一家一直在放缓在华开店的快时尚品牌。
2015年集团在全球新开设了330家店铺。截止到1月31日,集团在全球88个市场的门店总数已经突破7000家,其中Zara全年净增门店79家,在中国净增13家,总数也超过了2000家。今年,集团预计投资15亿欧元新增400-460家门店,并将进入越南、新西兰、巴拉圭、尼加拉瓜和阿鲁巴这五个新市场。
此外,得益于去年的强劲表现,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成功跻身于全球仅约80家公司享有的市值千亿美元阵营。去年公司市值增长超过30%,已远超过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的800多亿市值,几乎是同行劲敌H&M的2倍。
渠道下沉“我”看行,快时尚将迈向三四线城市
据CEIC司尔亚司数据信息全球数据库统计,2015年中国服装零售关店加剧,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一个城市的关店数可高达近800家。在服饰零售环境整体陷入低迷的情况下,重新探索中国市场成为众多快时尚企业当务之急。而将门店下沉到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另一种出路。优衣库大中华区CEO潘宁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未来肯定要渗透到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
的确,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快时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有关研究人员表示:Zara放缓开店,是对中国未来零售环境继续低迷的一个预判,值得被其他品牌参考。选择放缓开店速度,对于在中国知名度已经足够高、并且有着成熟天猫旗舰店的Zara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相反却能让整个集团尽早规避激进开店可能带来的风险。看来,放缓开店在目前看来,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开线下门店的同时,这些快时尚品牌也没有忽略对线上网店的投入——优衣库、Zara、GAP、C&A、Forever21、MANGO等品牌先后在天猫和京东开店。此外,越来越多品牌还积极尝试在中国实行多品牌战略,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差异化、细分化的购买需求。例如Zara旗下的Zara Home家居和Oysho女士内衣品牌,首个运动系列Gymwear的正式上市、H&M进军婚纱市场、优衣库姐妹品牌GU等。(联商网 陈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