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否真的不行?
有相关报道称,2015年是实体零售业出现最大的关店潮的一年,据统计,2015年中国百货关店席卷了17个省市自治区、14个品牌、63家百货门店。
2016年,关店潮仍在继续,据了解,万达百货继2015年关店46家后,2016年继续关店,而万达百货的业绩已经从万达年中报上删除。
紧接着,百盛在2016年关闭6家商场,其次是马莎百货在中国内地所有10间门店全部关闭,实体经济被集体唱衰。
记者发现,在这批实体零售关店潮中也有特例存在,比如名创优品、优衣库、宜家等。
其中,2016年,名创优品的销售额接近100亿元,而名创优品仅仅创业3年时间,成为2016年度实体业逆势成长的案例。
此外,宜家集团2015年财报显示,该年度净收入相比去年增长至35亿欧元(约248亿元人民币),总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11.2%达到319亿欧元。尽管行业大呼市场冷淡,宜家在中国市场还是以销售额105亿人民币的成绩刷新了纪录榜单,销售增长超过18%。
据记者了解,宜家集团与名创优品也没有完全割裂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并且都以官方商城的形式切入线上。
阿里巴巴CEO逍遥子认为,新零售是重构线上线下的商业规则,变革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和服务者的关系,但从宜家、优衣库、名创优品的案例来看,所谓的“新零售”并不都是适用所有的线下实体商业。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分析名创优品的模式时谈到,名创优品撕掉了最后的一层纸,即零售终端价格的虚高,一是渠道的陈旧与沉重,二是品牌商对价格的贪婪控制,打掉这两个部分,价格的空间就突然出现了。竞争的要点也许真的不在线上或线下,而是工厂到店铺的距离。
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在面对媒体时直言“看不起阿里巴巴”,他认为马云所讲的“新零售”是O2O的换装,并预言过去3-5年实体零售死了一大片,从2016年开始,未来的3-5年,电商会死掉一大片。
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没有详细的给出未来的“新零售”是什么样子,但记者了解到,阿里巴巴与银泰仍然在尝试着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路子。
2016年12月份,阿里巴巴与银泰开了一家线上线下打通的新店“生活选集”,主打新零售概念下的生活美学。按照银泰商业总经理赵红玲的解释,这家店的定位是通过打通实体店和银泰百货旗舰店的库存和价格,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截至到目前,阿里巴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投入到与线下的融合当中,但都没有大的起色,而2015年阿里巴巴与素型、当当等联合推出的O2O体验馆“素型生活馆”已经夭折。
继银泰商业、苏宁云商之后,阿里巴巴还并购三江购物、入股盒马鲜生等线下实体,在记者采访的数十位企业高管中,大多数的人表示看不懂“新零售”,持观望态度,究竟新零售是马云给实体经济挖的坑还是自己的试错,或是真正的未来,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