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百货店比较重视发展与销售,对成本控制关注不够。
以至于这几年销售下跌,利润下跌的幅度更大,所以,我们需要讨论成本。
今天我们讨论的成本是EBITDA之内的成本(不考虑投资成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能耗、推广与人力成本。一般情况下,这三项大约要占总成本的60%以上。
能耗
能耗是刚性成本。
设计规划是能耗控制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后期运营层面的控制只能作为补充。
以中央空调为例,很多百货店能耗很大,但是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完全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就是前期设计建设不合理造成的后果。
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仅照明系统就设置了六个级别:夜间值班、局部装修、卖场清洁、营业准备、正常营业、以及场外广告。
做好前期设计、后期管理,节约20%的能耗也是有可能的。
推广
推广没有上限,也没有下限,效果很难评估甚至无法评估。
推广,因店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需要企业一把手亲自把控。
有人迷信推广,我却不迷信。
我认为推广要建立在里在商品、服务之上,所以我主张:新开业门店多花一点,以后少花一点。本地多一点,外地少一点。内部多一点,外部少一点。
内部推广通常比外部推广更有效,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内部公众公共关系很重要,尤其在零售行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花整版广告费,不及每一个供应商、员工说企业好。
你在内部不善待供应商、员工,或者对他们说假话,卖假冒伪劣商品,所有的广告费就像是丢在了水里。因为供应商、员工都在说你坏话,坏话的传播力比好话更强。
另外,我认为,推广是细水长流的工作,而不是一时一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