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生意那么难做?因为中间渠道发生了无数交叉。
品牌到底是什么? 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内心要非常清楚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经济资本层面我们品牌应该已经有非常扎实的基础。
比如,如果重新做初刻,我一定把所有精力或者80%精力放在供应链上,那是品牌的经济资本。
其实每个人都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我的舒适区其实就是对文化资本的塑造,我们营销花很多工夫,让我感觉很爽,但是供应链或者经济资本让我不舒服,要面对因为整个中国制造业效率低下带来的种种不适。
今天虽然讲的文化资本层面东西,但是我特别建议各位,当你的经济资本层面品牌做得足够好的时候,再来讲后续的事情,否则会本末倒置。
品牌需要仪式感:品牌的终极是宗教
这是一张苹果发布的图片,年年如此。品牌的终极就是宗教,为什么今天分享仪式感这个主题?因为在任何宗教里这都是最重要的方法论,每个宗教都有它的信仰及信徒,和我们每个品牌想要打造的逻辑是完全一样的。
新边界下的品牌营销怎么做呢?
品牌和用户之间每一刻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交互,为什么需要仪式感?因为:“人的个体孤独,心灵无法表达所以通过特殊器具、行为、程序,将个人意识具象化,统一化,产生交托感与归属感,借此,我们在身外世界和和心中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系。”所以,人人都需要仪式感。
“如何营造仪式感?
如何营造仪式感?我提炼出四点:
第一:审美生活化,强调真正的平等对话,而不是传统品牌制造品牌光环。
第二:理念情怀化,这里强调奋斗的过程。
第三:就是传播的趣味化。
第四:就是仪式化+体验感。
一、审美生活化
审美生活化更重要是视觉,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第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今天大量品牌营销以及传播中,都会看到很多非常LOW的东西,我在很多场合讽刺七匹狼,在我看来是城乡结合部的品牌。
品牌一定要高于生活,这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感性,作为维系日常生活和审美生活的纽带,感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就是要有独特的风格。我经常和朋友交流,好品牌缺什么?缺独特性格,尤其很多大众化品牌,你会发现它没有性格。很多东西很美总是缺什么,缺灵魂,没有独特的品位。
为什么这些网络红人,不过在微博有百万粉丝,只是通过模特塑造品牌,就能做成那么大的生意?
我很好奇地研究了一下,最后发现是因为她们可以将曾经具备光环形象的模特,变成生活化的东西。这些品牌所焕发的魅力和我们一些高高在上的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在生活当中展现这些服装,引发了对粉丝无穷的影响力。
初刻对拍摄场所也有很多要求,朝阳公园,雕刻时光咖啡馆。还有一些多图的聚集,是为了体现这个品牌是如何将日常和审美完美结合的。很可惜这个品牌丢掉了我们对供应链品质进行控制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所有努力都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这是让每个人非常遗憾的事儿。
视觉之美。刚才讲的两点,审美与日常的融合,很多人问到具体怎么做?
听完好像还是不懂,这儿具体讲几个方法:
第一在视觉设计上或者图片选择上,要简约,苹果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第二个要有情趣,要有温度,不要冷冰冰只是为了展现商品的一张图;
第三是场景生活化。
再说一下方法论,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出那么高规格的东西?
因为我们阅读量太少,我们眼高手低,我们没有花大量工夫看具体的东西,却总是试图找一门武林秘籍学到关键的打法,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捷径。
学习精神也很重要,只有大量学习,大量阅读,然后在学习过程当中模仿,才有可能创新。在没有大量的模仿和大量阅读的情况下,想做高手是非常难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