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撕逼电商,碾压网红!这批爆红实体店出了狠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18 16:28:52

  应对电商冲击,用什么留住消费者,这成为实体商业必须要面对的命题。而新入市的这些品牌案例,无疑会给市场带来更多借鉴。

  成熟女子日和:这是家化妆品店 但卖的却是动漫

  一改往日动漫IP与美妆品牌跨界合作、推出特色产品的方式,6月24日,日本娱乐公司万代在东京开出第一家化妆品店,专门售卖与动漫相关的化妆品。

  根据日媒报道,这家店名叫成熟女子日和(Otona Joshi Biyori),店铺面积约为30平方米,位于东京地铁站。店铺内陈列的化妆品涉及到诸多动漫IP,包括美少女战士、Hello Kitty、浣熊拉斯卡尔、凡尔赛玫瑰等,分为高、中、低档,种类包括唇膏、腮红、亮白粉霜、护手霜、眼线液笔等。除此之外,还售卖包包、镜子、衣服,以及戒指、项链等小饰品。

  而在此之前,万代旗下就已经拥有了Creer Beaute化妆品牌,专卖动漫风格化妆品,但只在网上销售。产品主要围绕美少女战士、凡尔赛玫瑰、福星小子三个漫画,包括彩妆和面膜两大类,其中明星产品是凡尔赛玫瑰奥斯卡华丽极细眼线液,在日本化妆品界“奥斯卡”COSMO大赏上获过奖。

  至于日本万代(Bandai),来头也不小。其成立于1955年,旗下拥有许多知名动漫IP,包括机动战士高达(Gundam)、圣斗士星矢(Saint Seiya)、假面骑士(Kamen Rider)、奥特曼(Ultraman)、美少女战士(Sailor Moon)、数码暴龙(Digimon)等,其动漫模型为中国动漫迷所熟知。除此之外,公司业务还涉及了娱乐、游戏等。

  事实上,作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动漫产业年营业额已达到230万亿日元。只是比起韩国化妆品与动漫IP的频繁合作,诸如innisfree、Missha跟LINE推出合作款、兰芝与迪士尼推出冰雪女王限量版气垫BB霜、伊蒂之屋的灰姑娘系列等等,日本似乎没有娱乐公司推出过专门的动漫化妆品品牌或者实体店。而此次,万代借助集团动漫资源推出实体化妆品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借一步畅想,中国古代神话形象、原创动漫IP这么丰富,类似美猴王、喜洋洋等吸引了不少粉丝。如果有化妆品牌在国内也开这么一家店,配上合适的店铺装修,想必会萌倒不少少女心吧。

  Brompton:花一万多块买辆英国折叠车

  在折叠车界,有一种“3B”说法,分别指代Birdy、Bike Friday、Brompton三个品牌。其中,Birdy展开时最漂亮,Bike Friday折叠中最好看,Brompton则是折叠后最美观的一个。而在7月7日,英国最大的折叠自行车制造商Brompton就在上海K11开出了中国第五家直营店,此前的四家店分别位于北京芳草地、成都太古里、苏州诚品百货、上海复兴中路。

  这些店都按照“迷你工厂”的概念打造,试图呈现一种手工焊接组装的感觉。而在店内贩卖的折叠车也没有标准车型,全部由伦敦工厂手工订制。据悉,制造一辆Brompton要有7、8个工人参与制作核心部分,从支架到喷绘,如果算上装配,一辆车从制造到出厂大约要涉及25个人。当然,这种生产模式也直接导致Brompton产量较低、价格高昂,目前该品牌在伦敦的工厂一个月能生产4000辆车,一辆能卖到1万至2万多人民币不等。

  如此高昂的价格,也使得Brompton的受众较窄。据该品牌中国区经理Tomas透露,“刚进中国的时候我们有上千名车主,现在Brompton(中国)车迷大概有三四千人。”但这些受众都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高溢价生活方式”、“喜欢创意和运动”、“Family Man”、“30-45岁”是Brompton给亚洲顾客贴上的标签。

  其实,这类品牌有点类似于为中高端小众消费群体打造的定制服务,但做好了也很赚钱。毕竟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对品牌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便是定制。

  My Butchery:一家年轻人爱逛的肉店

  5月20日才开张试运营的My Butchery跟楼上的Brompton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家店位于上海乌鲁木齐中路,是一家很小的法式风格肉食店,老板过去从事红酒贸易生意,对各种食材及供应链很熟悉,再加上是个肉食爱好者,最喜欢法国常见的“家庭作坊式的肉铺”,小但是讲究。于是时间久了,他就萌生出自己开一家的想法,从选址、设计到备货流程,花了半年多时间。

  目前,My Butchery店内供应有近20种肉类产品,包括肋眼、小羊排、大羊排、西冷牛排、绞细牛肉和里脊肉等,均进口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法国和新西兰,还有近10款法国葡萄酒和20余款各国精酿啤酒、奶酪、腌肉、烤肉酱、罐头食品和烤鸡,吸引了不少小众且追求个性的忠粉。

  且在临街窗台,My Butchery还设有三个高脚椅座位,在店内买了即食烤鸡、火腿的客人,可以选择在这里喝上一小杯。

  老板对这家小店的受众定位很清楚,“一家年轻人爱逛的肉店”,外国人和年轻人肯定是主力消费群体。那如何在设计层面上实现这个定位?为此,老板请来了在上海餐饮界颇有声誉,曾为Nike、法国餐厅Le Champagne、法式牛排馆 Chez Maurice The Gill操刀的西班牙设计师 Max Trullas Moreno。整家店采用简单明快的黑白空间主题,内部主要以细密的白色格子瓷砖地板和白色墙砖为主,在暖色光源的映衬下,整个店铺都透着亲切、轻松的邻家小铺氛围。

  而店内还有一些小细节值得关注,诸如门头上的4个动物墙头装饰;在用来包装肉品的专用油纸上,贴有代表不同肉类的头像贴纸;店员身穿的工作服是法式肉铺标志性的单肩黑色工作服,再配一顶纯黑色的棒球帽;甚至为了增加俏皮感,年轻人喜欢的“标签党”也被运用起来,“无肉不欢”、“不开心?吃肉吧”等字样的贴纸被随性的贴在杯子和打包袋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