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一家小小的便利店,没什么利润,事情又繁杂,感觉便利店生意逐渐下滑,以至于一叶障目提出了“国内便利店都在亏损”的结论。其实,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
便利店亏损有多方面原因,比如所在城市的消费习惯、店铺位置等。如果说大家都不到便利店来买东西,那是当地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是便利店的发展却是大趋势。
我自己的店,最低的一个月也有1.2-1.5万,好的时候每月有1.8-2.2万。这个利润,是刨去了所有开支后的纯利润。再加上一些我所了解的同行们,大部分都是在赚钱的。有的单店一个月纯利润4万起,每个班次4-5个员工。当然,也有不赚钱的,为什么呢?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不懂如何经营。
便利店最近几年发展趋势非常迅猛,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做便利店的。北大广深的,二三级城市的,县级城市的都有。这里有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就是自身经营的原因导致亏损。据我了解,除去商圈环境大幅变化导致生意下降以外,大部分亏损的店都是亏在这个上面,所以,我先说说这方面。
那么问题来了,经营一家店,为什么会亏损?因为成本>利润。所以,想要不亏损,我们就要在成本上节流,在利润上开源。
好了,我先说说便利店的成本有哪些,以及在成本上如何做节流:
一、开店的成本:
这里包括门店转让费、租金押付、装修费、硬件设备费(比如冰箱、中央空调、货架、收银台等)、加盟费+押金、软件使用费(收银系统、报货系统等)。
首批铺货货款,一般公司能提供贷款,每个月还款。如果是自营,那就要自己先出现金铺货。
这些费用里,除了门店转让费和租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外,其他的无论店的生意好与坏,都是必须要的,这个成本没法减少。根据门店大小而定,所以这个方面的成本没什么固定的套路可以节流,只能视情况而定。(比如我有一家店,转店的时候店面的地板就已经做得很好,我就和总部申请不用重新做地面,这样就省了一批费用。)
另外,设备采购上。除了公司有强制要求没法变更,必须配备规定型号外,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因地制宜地稍作修改,找到营运与成本上的平衡点,不要一味贪图高大上的风格或者低廉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