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那么多好品牌 为什么到最终却都销声匿迹了?(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1 18:00:00

  二、理念情怀化

  第二点关于理念情怀化,更重要的其实是文案。

  我个人对于文案能力强的人是亲睐有加的。凡客体盛行的是文案魅力,把“我是凡客”这四个字讲十年,就是伟大品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凡客体最初的两稿文案,建议大家在网上找来看看所有的文案,品牌感做得很好。

  这是老罗的文案,这是小米的,“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这句话俨然已经成为经典。

  这是朋友做蛋糕的创业项目,卖蛋糕其实卖的不是蛋糕本身,卖的是情绪和场景。最右边图所呈现的对应文案是:“在一次失败的约会后,来到杂货店点了这样一份三明治和一杯麦芽酒。” 这就是文案的魅力。

  我个人很喜欢文案,所以特别要求文案尽可能文学化。

  第一要用诗歌一样的短句。

  第二要有干货,要有直接利益点。

  文案大师不是天生的能力强,而是大量阅读之后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三、传播趣味化

  第三部分:传播的趣味化,最重要是恶趣味,如何自嘲自讽自黑。

  最近让恶趣味转成正能量的是小米,大家肯定都听过雷总的《Are you ok?》。最初看觉得真的是负面,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怎么能让别人讽刺自己的英语发音呢?

  但之后很惊奇地发现小米的市场部把这些东西做成了微信里的表情,然后做神曲,T恤,鼠标垫,真的是恶趣味转成正能量的经典案例。

  这本身既是自嘲,也是自信。恶趣味本身有很多方式,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态度有温度,然后就是要让用户参与进来,而不是自娱自乐。

  四、仪式感+体验感

  品牌和消费者接触要经过无数个关键时刻,这些时刻你都要当成仪式一样对待它。而实体店的无疑就是带给顾客无与伦比的到店体验感,能给顾客带来更加沉浸式购物体验,在这儿只是抛砖引玉,举一些仪式感+体验感的例子。

  美国著名的青少年服饰连锁 Urban Outfitters 有一家旗舰店开在纽约曼哈顿的Herald Square,这家店的设计是颠覆性的。卖衣服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焦点,这里已经变身为彻头彻尾的“lifestyle center”(生活方式中心),顾客在里面有无穷无尽的事可以做,呆上几个小时不成问题。里面有:咖啡屋、摄影作品区、服装区、配饰区、音乐区、美妆区、健身区,书吧等。贴心的服务,沉浸式的体验感应有尽有!!

  消费流程设计本身也是一种仪式感,很多咖啡馆的购买流程本身就是一种关键时刻的仪式设计。还有最近在很多白领卖场出现的五个橙子榨汁售卖机,也是流程仪式感的代表。

  当然在仪式感或者在这些关键时刻的体验点设计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做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卖产品。

  另外,关于个人品牌的打造,在以上方法论的基础延伸,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第一要有独特的审美品位,你可以颜值低一些,但是要有独特审美。

  第二是好的文笔,你要有渊博的学识,高晓松颜值不高但是是才子。

  第三你是不是真的用心设计你的每一次展示?

  很多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在重大时刻去特别包装自己,但是在很多细节上其实不怎么关心。其实每一次你的展示,任何方面都非常重要。

  仪式感最关键的心态是:要用心去做。

  就像谈恋爱一样,你用心的话就会想出来无数种和对方约会的方式。另外对于品牌仪式要进行二次扩散,否则仪式本身的价值就会损失大半,如何做呢?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让大家把内心最渴望同时最邪恶的东西用正能量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