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利艰难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外卖快餐的行业平均毛利率是66%,净利率只有百分之五点几,意味着稍微打个折就不挣钱了。
现在这种外卖为生的商家几乎都面临的一个困境是:不上平台补贴就没流量,上平台补贴有了流量就没有利润。
算这样一笔账:
内参君知道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家店参加满二十五减十几的活动,一个月卖了将近二十万,最后纯利润只有一万五左右。包装成本一万,加上人员工资,最后还是赔的。
“事实上,在当前纯外卖市场上,真正能挣钱的商家非常少。”某不愿具名的外卖品牌负责人说。
3、路在何方?
△外卖020到底怎么做?
在内参君看来,纯外卖O2O走出行业困境,有三条出路。
1线上线下两套菜单:纯外卖模式走不通,不妨在线下扎根,堂食相对于外卖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设计线上线下两套菜单,其典型代表就是杨国福和张亮,他们在平台上的价钱比实体店要贵;或者设计一个专门的外卖菜单,或者设计菜单组合,做产品组合,就算打折做活动也能保证不至于赔钱。
2做强标准化:以7-11和曾引领风潮的丽华快餐为例,既然消费者对外卖的价格预期在20元左右,为保证60%~70%的毛利,将食材成本压缩至6~9元,再通过实现标准化而减少厨师成本,只需要一两个人加热饭菜就够了。
3做高客单价:以达美乐为例。达美乐的客单价较高,足够保证毛利率,而且折扣吝啬。但消费者愿意接受这样的客单价,说明选择产品品类非常重要。同理还有小龙虾。另一种提高客单价的方法是走匠心路线,以贵手工、定制化、高逼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O2O的浪潮涌来时,弄潮儿们一窝蜂上,充满想象力的商业模式都可能是伪命题。如今浪潮退去,会发现外卖市场的蛋糕并不那么好吃。外卖依然要遵从餐饮的基本逻辑。(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王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