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8~30岁这个消费群体追求的就是新奇和刺激。大虎火锅的“辣”毫无疑问强烈刺激着这个群体。当大虎的“辣”占领了这个群体的心智后,自传播开始形成。
“辣得嘴皮子都发麻”、“点微辣都觉得很辣”、“眼睛水都辣出来了”……围绕着“辣”字,这个年轻群体用尽了所有自己的语言来形容。
品牌营销借力打力
当一种味道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并形成传播点后,其在特定群体中的传播是非常快的。而在这个时候,大虎火锅的微博传播也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其实在大虎火锅以辣闻名之前,夜福火锅已经在辣这个领域拔得头筹。但是凭借传播,大虎却后来居上。
△借力打力做传播
在大虎火锅的微博中,没有出现过标榜自己是重庆“最辣火锅”的字眼。他们的微博重点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发现大虎火锅的传播者,然后转发他们的微博。
这一招的妙处就在于,借力打力。大虎从来不说自己的核心是辣,而是让微博充当桥梁,通过消费者来表达。如此一来,避免了品牌主观地为自己贴标签,而是让消费者为品牌贴标签,然后进行传播。
这样的传播,更能够与消费者拉近距离。
追问
味道形成的记忆点能持续多久?
内参君一直认为,餐饮企业处于味道层面的竞争是低维度的竞争,这样的竞争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市场的最低端,胜算非常小。(延伸阅读:内参CEO秦朝:餐饮越来越难干了?你没站在这5个风口!)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当味道能够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鲜明记忆点的时候,这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品牌的爆点和核心竞争力。
但是,单纯凭借味道上的记忆点“辣”,能让大虎们走多远?想想“辣”传播的鼻祖疯狂烤翅,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想当年,关于疯狂烤翅的“变态辣”已经上升为全民话题,但仍然无法支撑这个品牌发展壮大,最终销声匿迹。
△味道支撑的记忆点能持续多久?
不可否认,疯狂烤翅的死亡脱不开整个品类的衰落。但是以味道形成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超越,同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果大虎们自我陶醉于某一个记忆点,没有趁势梳理出自己独有的一套清晰的品牌定位,那么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疯狂烤翅。(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