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电子商务破冰而发,依托人口红利和互联网流量优势,销售额逐年数倍激增,传统零售行业在此阶段被打了一记重拳,关店潮开始涌现;
3)2013年前后,O2O开始在中国“走俏”,围绕线上线下的新型零售模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热、资本热。
这个阶段,有3个关键词:1、全渠道;尽管前有苏宁、国美的试水探路,但真正的全渠道一词在2013年前后才被真正的叫热;2、体验式购物;这个过程类似于美特斯邦威的体验式门店开始“变形”,进店WiFi、咖啡提供、网订店取等等服务上线,但效果却并不理想;3、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万达广场、大悦城,他们将商场的服务形态从起初的售货升级成为集售货、餐饮、休闲、母婴等于一身的综合商业联盟体,消费者在这里可以体会到购+娱的双重体验;
5、实体经济的春天:2016年—
至于是不是春天来了,我们仍然需要先打一个问号。因为毕竟“事业未竟”。但至少我们该抱有一种希望。当电商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在寻求扩增销售额的时间出现了烧钱的现象,而这对于正常经济的商业本质来说并不是良性的商业运作,那到底实体经济的春天在哪儿?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商业经济发展到今天,价格已不是绝对的决定性因素,以往用户网购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优惠和品类多,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外大牌舶来品进入中国,价格显然已经不是最主要,而品质和特色正在加深它的权重,而这正是实体店的优势所在;
其次,消费升级升的是什么,是体验、是服务,这也正是实体经济赖以突破重围的重要条件。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飞凡电商,它得以成长的土壤是其与线下数千家实体经济体组成的商业联盟,是为消费者提供电商不可替代的丰富线下购物场景的互联网化平台,是线下实体店的线上延伸,也是包括营销、会员、积分、大数据等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方,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可以获得优惠、及时、实景、正品、便捷等升级服务;
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我们必须承认,传统电商同样也面临着它的瓶颈,解决这种困境的方式除了提升平台的产品丰富度和服务能力外,跨界合作和抱团取暖也成为了新的突破方式。比如阿里+苏宁,京东+永辉,百度+国美在线,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未来商业将不再是单体的单打独斗,而更加倾向于商业联盟;今天尽管我们看到的是,飞凡携3000+实体店向传统电商发起挑战,可未来双方会不会产生合作,谁又知道呢?
这个时代,永远充满惊喜。(作者:路得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