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即将进入2017年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报告、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已成遍地开花之势。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明白大数据是什么呢?大数据的重点就是大,这个貌似大家都知道,但怎么个大法呢,肯定多数都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先从“大”字说起,其可以解构成“一”字和“人”字,重新组合是“个”字。由此可知,对于零售而言,大数据就是一个个人的数据的采集,并且去感知和认知顾客;大数据就是人一个个的数据的分析,从而去解读和洞察顾客。
大数据的根本是一个个人的数据以及人一个个的数据,然而人的数据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和进行着,如果不进行数据收集与管理,那么无法成为大数据。所以大数据的重点是把和人相关的消费行为数据管理起来、累积起来,并进行业务应用,进而达成大数据的应用目的:让经营顾客更加有理有据,令营销更加有的放矢。
近年来,零售实体店的客流、销售、利润普遍呈下跌趋势,虽然有房租上涨、人员成本上涨、商品同质化等一系列原因,但是我们静下心来回顾一下,可以看到:
从现代零售的发展来看,我们一直是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不断强化品类管理,不断优化供应链。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实体零售的发展瓶颈逐渐显现,迫使零售商纷纷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方案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落实与执行。当然,移动互联网兴起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条件去推动。
从现代零售的信息化建设来看,零售的三大核心——人货场。
对场管理的信息化产品有资产管理、档案管理、招商管理、租约&租户管理、联营&自营管理、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对货管理的信息化产品有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业务分析、收银管理、市场活动管理、促销管理、储值管理等系统;而对人管理的信息化产品仅有人力管理和会员管理系统,顾客管理系统却几近于零。
对比电商数据管理来看,只要消费者一进入网站,所有的消费行为轨迹:搜索、浏览、订阅、关注、评价、分享、咨询、沟通、购物、支付、收货等数据全部记录在案,并通过这些数据应用到顾客营销上:猜你喜欢、为你推荐等,形成了与顾客的互动与二次联动。
而实体零售仅仅只有POS记录下来的交易信息以及CRM登记的个人初始信息,绝大部分的顾客消费行为的数据严重缺失。所以,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崛起、蓬勃发展除了线上商品优势外,跟他们更好地管理消费者数据和应用消费者数据也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很多年以前,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就总结了一句很精典的管理名言:“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对于零售而言,顾客更是重中之重,无论零售如何变迁,从超市/百货时代到电商时代,再到数字关系零售时代,拓客引流一直是零售的核心业务,无数的事实证明:企业只要紧抓顾客、了解顾客、服务好顾客、同步顾客需求,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同行,赢取足够大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既往零售实体更多地是凭借经验和对既有会员的分析来管理和服务顾客。
近年来,大家基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顾客是零售的宝贵资产。但是,如何管理这些特殊的资产呢?当然是顾客数据!顾客数据主要包括交易数据、会员数据、(线下)顾客消费行为数据和线上消费数据,其中的顾客消费行为数据对零售实体尤为重要。
零售实体店是天然的客流集散地,构成了众多的消费场景,过去因为技术与硬件不允许,导致无法对顾客-顾客消费行为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但是,今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手机业已成为了人类的“器官”,通过客流感知与大数据洞察,我们已经可以对顾客,特别是到店客群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洞悉。
不断夯实顾客场内场外的数据,从而根据顾客行为、偏好及情感等分析结果对零售企业自身进行更加清晰定位与管理升级,为顾客提供更适合的产品;更适合的营销活动;更适合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