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银泰、金鹰、大商、德基四大高管对话谈创新转型(2)

来源:联商网 时间:2016-12-27 11:49:16

  郎永淳:取而代之的会是什么?

  陈晓东:就是零售,或者你叫它新零售业可以,三年以后不会有线上这个词,也不会有线下这个词,也不会有电商这个词,只有零售这个词或者升级后新零售的词。

  郎永淳:您刚才的观察实际上是给实体店在打气,说我们可以去应用好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工具,乃至互联网一系列的手段,包括像刘思军刘总,他们在具体实践的这样一些具体的做法。我也可以建自己的电商,也可以用这种手段来让我们的客户购物的时候,放在我整体的平台上,让商品保留下来,或者打折的时候,可以在网上购物产生一样的效果。

  郎永淳:你们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前途。但是未来就是一帆风顺吗,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些难点呢?

  刘思军:未来的三年困难会很有很多。第一点,跟大商集团合作的零售企业,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我们与用户有很多的场景内容互动。第二点,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外来的这种资源,阿里巴巴可以合作,美团可以合作,百度地图可以合作,甚至腾讯可以合作。让我们的未来合作的企业经脉先打通,可以成为一个任何外来资源的整体。我们认为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一样走过来,保持乐观的心态。

  陈晓东:整合是大的趋势,但是这个趋势要达成人和心的交互。我们线下的零售需要跟线上之间也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这个最难突破。现在互联网的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这三个的技术难度指数是一二三,会员通最容易;商品通两三年就可以弄完,但是要有前面的基础;后面的服务通,不只是通了,还变成1.5了,没通的是什么,会员通。为什么不能通?利益,这就是困难。但是这些困难我相信会被大家慢慢的通过不断的实现,可能会领悟。还有一个困难就是转型升级,我特别不理解转型的事。原来以地产为核心的出租式的零售,换到现在我觉得可能在回归。从负1到0了。现在你做一个百货店你的困惑,你做一个购物中心你不接客就是购物中心了?购物中心光看电影和吃饭,那不如改一个生活中心。

  而回归的过程要打通供应链,这个跟互联网结合,这是两次升级。转型,线下实体零售往哪转型?我觉得应该摸对方向大胆的干,努力的干,持续的干,转型应该慎重。

  郎永淳:如果方向搞错了,用力的越大,犯错越大。

  苏凯:最大最困难的一点,战略方向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永远是中国企业最困扰的事情。这个环境对大家是公平的,怎么应对这样一个动态的高速变化的未来呢?我们与其造一个不切实际的航空母舰,不如我们专业发挥分工合作,去组一个各有所长的组合舰队,它的成本更小,试错成本更低,可发展性更强,未来的潜力更大。这是未来我们经营好的一个平台的概念。

  从我们单体的合资,转到做商业平台,我们有把握的自己做,不会做的跟别人合作,投资、参股,合营组合商业的综合的平台,然后百花齐放共同发展。以多元化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随时发生的原因。像红军长江的时候,为什么有扛枪,有唱歌,有烧饭的,就是要有一个多元化。多元化的部队才能应对更复杂的环境,这个就连到第二个困难点,就是人和团队的问题。

  中国的百货业在过去20年的成长里面,业务模式简单粗放,所以它的团队培养的技能相对简单单一。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做很复杂,动态需要顶层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团队技能的转型以及更好的治理模式。现在说高铁为什么跑的快呢,为什么比火车快呢?是因为采用了分动系统,每节车箱都有动力,所以整列火车的速度非常快。二三十年的积累,既强过于老一辈,也强原来的80后、90后。他们的火车头足够大了,人员组织能力,每一个分子都能够自运转,能够有交易规则,自己获取资源,在综合的商业平台上百花齐放,共融共通的发展,这是我认为的一点。

  郎永淳:假设你洞彻里面的其中一节,吴铁民也是其中一节,能不能完成刚刚陈晓东说的,在他的区域没有完成的,我想跟我的竞争伙伴合作。我们想完成一个行业的集中度。

  吴铁民:我们对于零售的一些想法,针对市场结构,客群在变化,消费的主体都在发生变化。以前的消费客群,现在是越有钱越有钱,二八原则,20%控制将近30%、40%的财富,它会有一个消费集中度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消费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倾向于80、90后的消费,随着中产阶级越来越成熟,70年代所追求的品牌,现在没有市场,没有客群了。我们经常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行业内梳理渠道,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渠道,我们能不能自下而上的考虑问题。

  既然80、90后已经主体,高端消费已经在中国形成趋势,我们为什么不能了解80、90后的消费的需求?我们经常在招商的时候,会做这样一些尝试。我们觉得我们很专业,对市场很了解,而忽略了对年轻人对市场的了解。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到底我们给顾客的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还是我们没有找对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最终的目的是随着消费的提高,我们的销售是不是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用原来的观点,在做研讨的时候讲现在年轻人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我们的珠宝依然是传统的定位,那首先我们的产品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我们经常在讲随着零售的转型,实际上真正的顾客的消费需求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把所有的都集中在服装、鞋甚至包上。当消费者已经逐步的满足温饱需求的时候,会往精神文化,多重休闲娱乐体验多方面去寻求满足。

  购物中心跟商场最大的不同,首先它是多元化的,可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第二可以拉大客群的需求,可以把高端消费和年轻人消费去做相结合。刚才大家讲到的电商,我个人觉得电商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它之所以客观的存在,是因为它解决了消费者包括过程当中能够很快的购买商品的一个途径。现在商业的融合和线上线下的整合,包括做商场和做购物中心,甚至做电商,它仅仅是一个平台,我们怎么正确看待平台的作用。

  现在互联网需要整合不同的需求,我们怎么样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整合资源,怎么在对的时间,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物需求。我们做渠道,做调整,做改变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我们做的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甚至让他产生依赖和认同,不仅仅从渠道,还要从产品、购物习惯结构改变、环境体验,甚至于未来市场的一些产品变化来改变。我经常讲招商,一个合理的规划,能不能让顾客觉得购物环境舒服,让他觉得习惯,这才是真正给到顾客带来的体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乐友孕婴童全渠道是这么玩的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