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场著名的“拆伙”公案,时间已经过去2年。
现在,西少爷的实体店已经在北京开到第15家,顺利拿到弘毅资本领投的1150万美金的B轮融资。但孟兵仍然不敢懈怠,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两个小时后组织整个管理团队开晨会,复盘前一天的工作、营业额,并确认当天的工作重点。
见到孟兵,是在望京一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孟兵没有独立办公区域,而是和总部团队的30多个人坐在一起。桌子上厚厚一摞书足能挡住他半个人,其中有些书是最近看的,有些是准备随时翻翻的。孟兵说:“最近我最喜欢的书是杰克·韦尔奇的《赢》。”喜欢到给整个团队每人买了一本。这个“毕业五年,其中三年都在当CEO”的人,仍然每天都处在学习的状态里。
“不怕地租贵,坚定地跟着精英走”
传统餐饮,特别是快餐,还赚钱吗?这是我最好奇的问题。
快餐需要面临的普遍困境是客单价低,而于此同时,地租、人力的成本却在不断上涨,利润被不断摊薄。那些与西少爷同一时期火起来的快餐品牌,目前还做老本行的寥寥可数。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西少爷的15家店铺,主要分布在中关村、国贸的大型写字楼附近,客单价在23-30元。孟兵坦言:“我们选址的策略很明确,跟着精英走。哪里是白领、公司的聚集区,西少爷就选在哪里。”不怕地租贵的理由也很简单,孟兵认为西少爷的承租能力更强。
孟兵向我举了一个例子。
以西少爷200平米的“五道口宇宙总店”为例,当时竞标有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等等一线快餐品牌。最后中标的是西少爷,因为西少爷给出的租金价格是单平米27元/天(也就是说一个月光租金就需要16.2万)。但五道口店的月收入在120万左右,所以地租成本并不是问题。
对于西少爷来说,收入高也得益于“外带策略”制定。由于肉夹馍这个品类本身就方便外带,同时西少爷将餐具、纸巾设计得“让用户的外带体验更好”。所以外带收入占西少爷总收入的30%,直接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