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吴声老师合作定制了“场景革命”的零食礼包,让吃零食也变得场景化,零食本身就具有社交属性,这样让零食产品包装本身就是一种销售手段。
(2)良品铺子在北京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开发布会,并组织粉丝去旅游,当然圈内的KOL都会去捧场。良品铺子之前的Slogan是“粒粒皆珍品”(强调产品功能属性),现在门店上统一换成“让嘴巴去旅行”,强调是的是品牌的体验。
(3)他们最近发布一款代餐功能的礼包“一代佳仁”,这点有点像香飘飘现在主打“小饿小困喝香飘飘”,休闲食品没有代餐消费高频,新品推广招募各地网红做直播全程21天,突出这款产品正好满足21的能量。未来网红的主要盈利方向是和企业合作做营销,而不是要粉丝打赏,网红深入线下店铺直播是实体店的优势。
(4)与天猫商城合作推出“超级品牌日”活动,邀请了90后人气女星杨紫在天猫做直播,天猫直播比较适合大品牌,淘宝直播更适合小店铺,明星直播在粉丝围观效应是最强的,在直播中就有购物车和抢购链接,。直播让购物便捷化、可视化、变得好玩。那些一直唱衰直播的人,心理有问题,不用理会!
(5)与众多微信大V公众号如同道大叔、十点读书、二更、神州专车、凯叔讲故事等一起推出 “微信超级品牌日”活动,实现各个公众号粉丝之间的勾兑共享,借助多个大V联合宣传又降低了流量推广成本。这样跨界营销好处在于大家的微商城又有了销量,跨界越来越成为互联网营销的基本特征。
三、小规模的传统店铺怎样低成本的拉新、留存?
良品铺子在直播(网红)营销、跨界、平台合作等长袖善舞,并且有资本推动(投资人是今日资本的徐新),做的是全渠道销售,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非常大,请明星代言、做直播策划、流量推广都比较烧钱,侧面也可以看出零食是一个毛利很高的行业。
那么,小规模的连锁连锁及夫妻店怎么做互联网+门店呢?这也一直是笔者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策划人李星(微信号:lixingo2o)只能从商家拉新难、获客成本高的痛点上做一些简单的分享:
(1)不管店多小,还是得有一个公众号做宣传或者分销。一般会有营业执照,可以做成认证的服务号或订阅号。阿星就曾经为一家写字楼做快餐的老板设计一套吸粉办法,在餐盒上打上店家公众号二维码,顾客可以加老板或员工的微信,只要转发一次推广消息就可以享受一次半价优惠;还帮助这家餐店接入了人人店的微信三级分销让粉丝自动为店铺做口碑传播,拉新和转化的效果也比较好。
(2)像良品铺子之类的连锁店适合做电商,而线下商铺入驻本地生活O2O平台。比如鼓励用户分享自拍到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糯米、口碑等签订入驻合作协议,哪怕多家一点入驻费,尽量避免签独家,让自家成为各个O2O平台争抢的对象,目前看来这几家是不分伯仲,谁也吃不掉谁,一旦合并在各家都有自己的运营店铺,也能占据一定优势。支付宝口碑最近推出了“口碑客”线下商户可以自制优惠劵由推广者认定,一旦用支付宝扫描支付后,属于推广者的收益会自动返到其账户上,这种CPS的模式也很适合线下店铺。
(3)最低成本的营销工具就是微信了,很多人对微商刷存在感比较排斥,但微信绝对是天然的营销工具,应善加利用。一个微信好友上限是5000人,只要能够出10%的老顾客就可以养活一家小店,每天只有1%的顾客下单就成功了。店铺老板不应该怕被骚扰,可以多开几个业务微信号让顾客加,不断把店内的客户中筛选出一个回头客,把成交的弱关系转化为有情感属性的强关系。行胜于知,就不赘述了。
总之,线下商家能从良品铺子那里学到些什么? 比如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互联网营销以及对电商、O2O、微信平台的驾驭,都是一个较好的商业案例。线下连锁有品牌营销玩法,小商家也有草根化生存方法,都离不开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线下玩互联网化的优势在于有旱涝保收的线下业务做基础,再把电商或O2O平台、公众号、朋友圈等当做销售工具,更方便地服务人,更快地分销产品。可以说,越是产品可靠、信誉好,在线下扎根的商家机会会越来越多。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 李星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