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中大促618逐渐平息,这段时间成了各家电商纷纷公布战报,大秀肌肉的时刻。这家客流量破了多少,那家销量冲了多高,还有此起彼伏的订单量……最近我注意到今年行业讨论比较多的一个新玩家——飞凡电商。因为,当网友们抱着手机或者坐在电脑前趁618买买买的时候,飞凡联合3000+实体,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让大家重回线下逛逛逛。
从剁手党到溜腿族的进化,不止一步之遥。
这几天看到了飞凡的战报,很生猛。从6月3日起,飞凡618疯狂年中庆拉开帷幕,到6月19日活动结束,飞凡商业联盟3000+实体累计客流量超过5亿,实现销售额达120亿元。这样的数据,想必阿里、京东这些传统电商巨头也颇感意外。
这样的表现,确实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飞凡电商虽然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在线上电商你争我抢的热战环境中,很多人不看好飞凡,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此次618,飞凡电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飞凡电商和线上的纯电商不同,其APP本身并不直接进行商品交易,而是提供多种促进交易的服务,如优惠券、停车、排队、免费Wi-Fi、等。飞凡电商的服务目标专注于实体商业零售,给实体产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搭建一个全新的实体+互联网开放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讲,飞凡是一个搭台的角色,对于消费者来说,飞凡是APP、是支付、是智慧功能等随时贴心的时髦服务,对经营者来说,飞凡的角色更加丰富,但最直观的是类似一个可以促进线下实体店销售的超级开放平台,也许这些还不足以表达全部。
飞凡电商此次的逆袭,和人们预想中的有点不一样,这里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纯电商真的是零售进化的顶端吗?
根据联商网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45家零售上市公司中,销售下滑的有38家,占比84.4%,净利下降的34家,占比超过76%。在整个行业唱衰实体商业,以及电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基调下,一些人认为线上电商已经是零售行业进化的顶端?但事实真的事这样吗?“剁手党”真的会取代“溜腿族”?我觉得不一定,我反倒觉得电商落地才是零售业进化的必然。至少就目前来看,线下实体商业仍然有着纯线上电商难以比拟的优势。
纯电商难以取代实体的近距离观看
从艾瑞咨询预测的结果看,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虽然在不断攀升但增长率却将逐年下降,将从2012年26.3%的高增长降到2018年的14.8%的增长,之后增长率降到个位数也许将会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一些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纯线上电商已很难满足,因而电商正在不断引入各种先进概念,比如时下火的一塌糊涂的VR,但即使技术再发达,也不可能取代线下真实的体验。实体店多元的服务,可感知的设计,都是需要近距离观看才能感受到的,这是线上电商所不具备的优势。
触摸并近距离查看产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人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化、社交化而个体生存生活,现场体验的购物愉悦性的基本本性不可违背,实体店在未来都仍将无处不在,只是以不同的业态和方式存在罢了。
从全世界来看实体商业仍是主流
1999年当亚马逊在美国出现时,整个行业也都在说,未来10年所有的实体零售都将被电商取代,但如今15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像当时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实体零售商们活得依然好好的。
今天人们对中国电商的看法和就像当时人们看待亚马逊类似。
在美国,3.3万亿美元的零售总额中的90%都是在实体店完成的。美国前十大本土电商中除了Amazon、eBay、Newegg、Overstock四家是纯在线零售外,其余都是传统实体零售商出身。而这六家传统实体零售商出身,之所以能快速追上传统电商,共同的玩法是都借用了原先已有强大的品类供应链,然后利用线上的营销模式加以扩大,并根据原先实体的DNA发展出不同的O2O模型然后再做国际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