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互换后视野大不一样,感受也大不一样。
“我们每个月教会传菜员做一道菜,这样传菜员下得厨房,可以做菜,又入得厅堂,可以给客人介绍菜品”,杨秀龙说,“传菜员的学习从实践员工餐入手,这样员工餐的切配成本也省了”。
北京宴经常有名人造访,如刘德华,假若传菜员向刘德华介绍自己做的菜,那种自豪感必然油然而生。
杨秀龙告诉内参君,自己是从洗碗工做起的,对基层员工感同身受,没有存在感、参与感,更别说成就感了。
北京宴的厨师既能做菜,又能给顾客讲菜品,以至于这些厨师经常成为电视台美食节目的座上宾。上电视、给观众讲课,每位厨师都会因自己能做、能说获得认可而满怀骄傲。
马云曾说,员工离职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两点: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而许多餐厅传菜员的状况是,心累钱乏,自然留不住。
餐饮业的“柔性生产理论”,其核心在于,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外界多结点连接,网状结构比线性结构更稳定。
服务员身兼编剧、导演
餐饮业“柔性生产理论”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员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松弛度,或者说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
北京宴以举办宴会为主,给每个房间配备两名员工,一名是上面提到的“厨师”,另外一名是服务员。服务员的工作并非常见的端茶送水、收拾残羹,而是身兼编剧和导演。
△身兼数职,最大程度发挥自主创作力,让员工获得极大成就感。
一名服务员向我们讲述了她曾策划的一场私人订制晚宴:
一位客人想给他太太庆祝2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我向这位客人要了他们相识、相爱过程的照片,制作了一个台历并配以文字,在宴会开始时交给了她的太太,当他太太翻看台历时,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时工作人员推进来祝福的蛋糕,同时播放客人对太太深情表白的VCR。场面感人,客人对我们也十分感激。
让员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而不是如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不停运转,这样员工才能发现工作的乐趣,对餐厅产生归属感。
迎宾变身客户公共关系主任
通常,餐厅的迎宾也是流失率很高的岗位,因为迎宾像个花瓶,没有成就感。
而北京宴将迎宾改名为,客户公共关系主任(GRO),这是五星级酒店才有的职务。这让迎宾觉得自己不是迎宾,而是顾客的秘书。
“比如今天某企业的老板要来,作为秘书要知道企业哪一年成立、产值多少、企业文化是什么、有没有上市。当客人一进门就要认出这是李总,上前说,李总好,咱们的房间在2楼,这边请。”
“最差也要做到,李总来的时候你不认识,但走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上前打招呼问候,李总好,今天吃得怎么样?”杨秀龙说。
“我们现在员工有500多人,而上个月离职的员工仅为12人。”内参君算了一下,这个离职率是低于3%的,北京宴对员工流失率考核指标是,月流失率为不得高于5%。
各位老板可以核算一下自己餐厅的员工流失率
4.|小结|
做餐饮需要看明白两本账,一本是可见的,一本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账,需要有制度来管理,而看不见的账则需要用文化来管理。
“柔性生产理论”让员工与外界多触点连接,从自我的孤岛环境中释放出来,构造一个多点交叉的网状协作环境,值得餐饮人用于留人尝试。(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谭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