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电商冲击下的便利店自救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6-18 08:50:17

  通过加盟,个体便利店才可以从加盟体系中获得诸多支持,从而弥补自身短板,增强未来竞争力。

  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但小型渠道却是个例外,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来自《尼尔森快消行业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小型超市销售占比从2013年的13.1%增长到2015年的15.3%;而便利店则从2.6%增长到3.2%,增长幅度达到了23%。便利店的惊艳表现,一方面与其消费场景不可替代、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受益于互联网企业渠道下沉带来的机会。

  不过并非所有的便利店都能从中分享市场繁荣带来的增长机会,其中占比较高的个体便利店就面临着成本上升、同质化竞争、电商冲击等困难和挑战,整体情况并不乐观。

  个体便利店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房租和运营成本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

  便利店主营快消品、日常百货,单个门店可以覆盖到附近社区、商圈半径。通常开在人流密集的地区,像居民区、写字楼、地铁站、车站等居多。位置好坏不仅关系到流量的大小,更决定着生意的兴衰。俗话说得好,一步差三市,而更好的位置也意味着更高的房租。近年来随着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商铺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加上个体便利店通常是以一年一签短租方式和房东或二房东签约,租金上涨更加频繁。同时,由于人力成本近年来也在快速上升,也增加了个体便利店的运营压力或机会成本。

  2、供应链管理的痛点

  相比连锁超市,个体便利店的单店采购体量小,多数采取自己到批发市场进货或由小批发商送货上门的供货方式,通常难以争取到较好的资源和服务。以常见的大瓶可乐等畅销碳酸饮料为例,其进货价格常常超过大型超市的零售价,这样使得其业务量难以提升,利润更加微薄。不少便利店甚至不惜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去超市屯货回来卖,以增加一些利润空间。供应链上的全面劣势,让个体便利店的经营在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一方面价格没优势造成业务流失,另一方面利润微薄。

  3、电商和O2O带来的业务分流冲击

  在发达国家,便利店早已不是单纯的快消品销售终端。以日本便利店为例,其提供的服务从最开始的 24 小时零售营业,到支付水电煤、甚至是保险、税金等各类非公共事业费,以及开设 ATM 机,收发快递,到现在的送货上门,服务多达数百项,成为普通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中心。而在中国,大多数的便利店特别是个体便利店,仍然停留在纯粹的快消品销售阶段,当电商的发展越繁荣,对其带来的冲击就越大。

  4、从经营管理水平来看,中国便利店还处于粗放式的初级水平,而个体便利店的经营业主多为夫妻档或家庭式经营,基础薄而同质化情况严重,经营管理能力低下。面对竞争激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个体便利店经营能力不足和搞风险能力差的弱势尽显。缺乏资金、人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些都制约着个体便利店的转型和发展。

  加盟是个体便利店未来的必须趋势

  面临着如此严峻的挑战,个体便利店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来适应市场变化,继续生存下去。对于数量最多、处于竞争底层的个体便利店来说,如果自身不能实现业务转型的话,那么寻求加盟就是必然的不错选择。事实上,加盟的连锁便利店数量在不断增多,个体便利店的生存空间也遭受掠夺。只有通过加盟,个体便利店才可以从加盟体系中获得诸多支持,从而弥补自身短板,增强未来竞争力。

  而个体便利店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加盟合作,最期待能从中获得以下的这些支持:

  1、获得渠道品牌的支持:个体便利店通常只有字号,却很少有品牌,当然也就谈不上对消费者有什么品牌认知优势。当一个陌生用户在两家或多家便利店门口进行选择时,通常会选择更有公信力的品牌便利店。因此,个体便利店最渴望从加盟中的就是获得品牌支持,从而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提高转化率。

  2、流量和用户的支持:在网上超市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加上懒人经济日益受到网友的追捧,便利店的业务也受到不少冲击。便利店加盟后更希望获得流量和用户的支持,如向便利店导入方圆0.5-2公里内的线上流量,自动分配区域内网上订单,从而吸引更多线上客户回流,提升运营业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