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变化,便利店有七件事要做
(王佳茜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热的零售市场,但未来这几年零售市场的驱动力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中产阶层的驱动力、新世代、网络。
整个业态所面临的客群、收入结构在发生质的变化。富裕的人群在2015年以后慢慢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它真正的爆发点需要到2020年以后才能够凸显出来,下一个五年零售行业最关注的应该是上层的中产消费者。当他们到了上层中产收入以后,对于哪些品类的消费会有新的触发点呢?就是在外餐饮、健康主题的消费、生鲜,特别是品质好的生鲜、有机类食品,这些他们明显比其他人群愿意支付,购买得更多。
对服务的消费研究发现,未来五年,城镇消费里面有51%是来自于服务,而不是买东西,是外出餐饮、美容餐饮。O2O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了便捷性的服务以后,消费者的支出意愿也在慢慢攀升,这也对我们的零售业态里面应该抓住什么样的服务机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顺应消费者的行为变化,我们的行业结构也在发生一些改变:第一是供应链,供应链我们是指零售商上游的商家、经销商、商户等等;第二是业态。
应对外部的变化趋势,便利店有7件事情可以做:第一是极致体验,消费者的体验在不断升级,没有回头路,所以便利店要小,而不是精致;第二是餐食解决方案是全世界都在尝试而且比较成功的转型方向,包括堂吃和外带的解决方案;第三是要越来越快,效率要越来越高,便利店本身的位置优势跟电商相比还是有差距,因为还是要进店消费,所以要把店内服务的速度在各个细分节点都做到极致;第四是商品结构上会越来越突出自有品牌,商品同质化在这么复杂的竞争环境里面已经变成越来越大的挑战,所以真正吸引消费者到店的还是自己独有的商品,所以要不断用自有的商品和品牌来顾客创造惊喜;第五是要做多渠道;第六是要把便利店作为一个一站式便利服务的提供商,不仅仅是售卖商品,和我们外部生态环境的合作方,电商也好、银行、手机服务商建立一个综合服务的节点,把我们拥有消费者以后的延伸业务和延伸的利润机会能够捕捉到;最后,站在时代的转型拐点,零售企业要考虑怎么做,转型一定要配合的是组织的调整,IT系统的调整和背后流程的重建,这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根据业务模式分阶段的要求去逐步进行转换和提升。
十年没挣到钱为什么还要坚持
(于树中 河北叁陆伍网络科技集团董事长)
和同行交流时我会问,你们挣到钱了吗?我们确实是便利店十年都没挣到钱,但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忠诚、执著。便利店是未来的朝阳产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365在不停地创新,用合伙人机制,从内部和外部构建365产业电商生态圈,在企业内部推合伙人机制,重塑企业内部软环境,塑造新的团队,提供资源,提升管理意识,提供技术平台,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依托365集团的渠道、品牌、技术、资金、粉丝等优势资源,联合数据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仓储服务等企业,组成以365集团为核心的产业电商生态圈。
未来的行业竞争是生态圈和产业链的竞争,除了这个维度跃升之外,还有价值链的打造,365通过IT控制门店。我们昨天签了一个县,在河北省签了30多个县,进行农村电商的全覆盖,就会有1万家门店,这些门店怎么产生,主要是嫁接在原有杂货店基础上接上天线,线上线下结合,把城市便利店跟农村便利店作为一个入口。首先是IT系统控制,然后APP入口再加上支付,城市便利店代收的量超过了传统商品的营业额,传统商品的营业额毛利的成本基本上能够养活店铺,在这基础上代收的资金流量,我们叫交易额,交易额就是通过生态圈,包括代收服务,电费、话费,包括金融产品实现交易额会占到整个资金流量的90%,资金流量如果能产生1%的利润,我们认为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
此外,还有苹果树法则,我们在农村一个村一个店,在生态圈系统中要遵循苹果树法则,果实是生态的上游,包括产品、内容的产生,树干、树叶为生态的中游,包括平台的聚合、分发(365平台),树根是生态的下游,包括终端入口、用户人群(加盟商)、品牌的打造,生态系统之间的笔名是连接物种的丰富度和依赖度,相应的利润来源就是树上的苹果。
我们认为便利店的创新就是鸡蛋的三个黄,第一个黄是传统的快消品,第二个黄是饭店,第三个黄是虚拟的服务,这三项最有前途的就是O2O跟线上结合的新颖服务。
未来的业态将是“四化”式发展
(王洪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社区生活服务业发展部主任、便利店委员会总干事)
行业都在讨论关于便利店风口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以便利店为代表的,集商品和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商业、社区综合的各种业态,在未来一定是一个发展的风口。所以说,未来的业态有四化:社区化、专业化、小型化、模糊化。
最关键的一点是整个商业业态的模糊化,我们今天很难定义便利店,我们总是在想会不会有一个更合适的叫法涵盖我们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所以,未来社区商业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和小型业态的边缘会非常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