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四:开便利店其实很“烧钱”
一些投资人想当然以为便利店由于门店小,投入会比较少。但事实上便利店是一个重资产项目。原全时便利总裁张云根表示,全时便利一家店的投入保守估计要在100万-200万元之间。“做便利店项目,从创业到一年开出20家店的规模,至少要投资5000万元。在这个行业里面要有所作为,没有十几个亿的预算几乎’砸不出水花’”,张云根表示。
真相五:经营便利店要比你想象中难
开一家小店能有多大学问?事实上,经营便利店的难度甚至要大卖场。便利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店扩张背后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来支撑。从后天到前端,供应链到营运标准,每一个细节都考验便利店经营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真相六:本土便利店至今没有摆脱“小超市”的窠臼
尽管本土便利店在不遗余力向日本同行看齐,但至今为止,学习和模仿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形似而神不似”。一位便利店专家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本土便利店与日本便利店企业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门店营运能力和对于标准化的执行力;商品研发能力、信息技术以及自有品牌开发能力;供应链和物流配送能力。大多数本土便利店的玩法依然是超市小型化的概念,这与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相去甚远。
毫无疑问,便利店正处于风口之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便利店专业委员会总干事王洪涛描述这个行业的现状是,“市场条件很好,企业任需努力”。我们从日本7-11便利店做大做强超越伊藤洋华堂的案例可以看出,未来便利店在消费市场完全有可能超越大卖场成为主导业态。
那么,在当下,企业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经营便利店呢?《第三只眼看零售》非常欣赏邻里家便利CEO王紫的那句话:卖场更新是用心经营的基本。(第三只眼看零售 赵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