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当当等电商是将商场搬到了网上,让传统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售卖。而苏宁是在不断的做内部建设,最后通过苏宁易购这个自搭的商城接通了互联网。因此,苏宁可以算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典型的案例。
如果说初创企业“从0到1”的创新让人惊喜,那么一个大型企业 “从1到3”的转型变革同样令人赞叹。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表明中国先贤很早就意识到三是个很玄妙的数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苏宁关于3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一本名为《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的书,近期一直占据各大热销榜的前列,从吴晓波作序到蓝狮子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执笔,再到“实体企业O2O实战成功案例,中国领先商业零售企业的第三次革命”的推荐语。
这本书的创作班底豪华,且自身定位高端,推荐语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再结合与苏宁内部人员的交谈,便再也感觉不到半点的夸张了,甚至是开始肃然起敬。
我研究过一些传统企业转型的案例,也看过很多互联网+的案例,但是通过一本书来看一个企业如何从0到1再到N的完整转型史,这是第一次。不得不说,里面的很多的观点与做法,还是值得其他传统企业学习与借鉴的。
关于互联网+与+互联网的探讨,我应该是国内最先提到这个概念的几个人之一,我也曾用一篇《互联网+将倒逼+互联网》的文章来阐述我的观点。而该书,讲述的却是苏宁如何从+互联网开始一步一步实现互联网+,全部的转型动机都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变革,这是非常少见的。
相信诸多传统企业都对苏宁的转型感兴趣,甚至连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搞不懂苏宁易购为何就突然崛起了。到底苏宁是如何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下面伟哥简单的跟大家聊聊。
三次变革:“变”的精神融入苏宁成为基因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行,让更多的人重新关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万千传统企业的诉求。但苏宁的转型升级不是近些年才开始的,而是始于1999年。在苏宁易购上线之前,苏宁一直在变革。
1999年苏宁从电器批发商转成电器零售商,是第一次变革;第二次变革,苏宁实现了全国连锁,当然重点是完成了信息化,完善了物流和IT体系,练好了“内功”;第三次变革则彻底实现了+互联网,摸索出了特有的“沃尔玛+亚马逊”模式,使得苏宁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售商。
事实上,从全国连锁门店的开设再到信息系统建设,在第三次变革的时候苏宁已经拥有了单品电商化的能力,连锁门店关联着物流,信息化则关联着商品属性。苏宁的这个电商化进程或者互联网化进程,与美国零售商的信息化进程基本同步,在电商真正爆发之前打好了+互联网的基础。
阿里、京东、当当等电商是将商场搬到了网上,让传统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售卖。而苏宁是在不断的做内部建设,最后通过苏宁易购这个自搭的商城接通了互联网。因此,苏宁可以算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典型的案例。
而苏宁之所以三次转型都能成功,全都得力于张近东能够穿越迷雾“观势“、“囤粮”,能够在风雨欲来之时推动变革,并将这个“变”的精神融入苏宁成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