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家全国性品牌?对于任何餐企来说,这都是一个难题。那些成功者们,也各有各的路径。
而57度湘走的,显然是一条勇者之路:连续亏损19个月依然不退缩,并且一边亏损一边开新店扩张。
为什么敢?
她从区域走向全国性品牌的道路,值得后来者深思。
内参专访57度湘掌门人汪峥嵘,听她详解57度湘的打法和经验。
品牌设计之初
就定义为“全国性”
在进入上海之前,57度湘准备了很久。
2004年2月19日,汪峥嵘在湖南长沙创立了“好食上”餐饮品牌,把粤菜和湘菜进行融合。4年之后,汪峥嵘又创立了“海食上”品牌,主打海鲜。
▲2009年,汪峥嵘和她的团队创立了“57度湘”品牌
这个品牌从命名到定位,都肩负着“全国性品牌”的使命。在打法上,汪峥嵘将日式铁板烧与传统湘菜完美结合,将湘菜时尚化。
为什么敢?
解决了困绕地方品牌走向全国的三个瓶颈
1.用现代工具解决标准化难题
引入铁板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将火候标准化。因为它有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大火、小火。最难标准的东西是味道,汪峥嵘把所有的味道全部进行酱料配套化。
2.用现代工具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工具的标准化,带来人才培养的标准化。57度湘的炒手培训,通过二十一天的系统课程,就可能培训一个炒手。一个店长通过不断的轮岗和培训,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培训出来。此前,培养一个店长,至少也要四五年时间。
3.强化品牌独特气质
采用铁板烧这个工具,把厨房前置,在客人面前炒菜;同时,把厨师再定位为“炒手”,加上舞蹈动作等娱乐化色彩,形成独特的时尚感。
▲解决了三个瓶颈问题,汪峥嵘开始谋求全国化
“我们就是要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餐饮品牌,所以我不可能就在湖南,湖南不能代表全国,所以我们第一站就选择在上海。”
2010年公司股改,成立长沙57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好食上、海食上、57℃湘、鱼乐水产等品牌归属于新公司门下。
2011年,57度湘走出湖南,进入上海。
进军上海的代价:
“战略性亏损”19个月,边亏损边开店
让汪峥嵘没有预料到的是,一进入上海,此前基本功并没有带来“开门红”——“长沙经验”在上海水土不符。
“跨越太巨大了,房租从1块变成了15块(举例),人力资源结构变化......所有的都变了。”汪峥嵘对内参君说,在那种情况之下,“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
“成本过高,固定成本过高,什么都贵,人也贵,地方也贵,顾客又不知道你,好像哪儿都是不对的,要不然怎么会亏呢?”
如此境地,一般人早就撤了,但是,汪峥嵘没有。
“上海市场是没错的,我们本身品牌的特点、差异化也是没错的,剩下的事情是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一个过程。”
汪峥嵘选择了坚持,并且边亏损边开新店。
她认为,以57度湘进入上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