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变相培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
▽
现在,裁判员由“巡视”变成了“驻店”,同时裁判员的选拔下沉到门店优秀员工。
2016年4月8日,第二季度西贝莜面村裁判员特训营隆重开营。在服务系统裁判长张丽丽、厨部系统裁判长刘世武两位裁判长的带领下,来自各分部推荐、工作在一线的157名学员开始了为期8天的培训课程。
第四天,贾国龙“专程”到裁判员特训营定调:“赛场机制的管理体系在企业界一定是开创先河的,机制一定要有坚实的企业文化做为托底,才能让‘运动员’在赛场喜悦地赛下去。”
最终,经过激烈的考核,来自服务部的70名裁判员和厨部的35名裁判员荣耀持证上岗。
常驻的“裁判员”,他的职责就是在各个地方前前后后巡视,包括犄角旮旯,都要检查。
▲ 西贝“裁判员”工作分享
同时,还要跟顾客互动,收集反馈意见。“裁判员”的工作量很大,每季度要访问不少于1000个客人。
贾国龙在接受《餐饮老板内参》专访时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裁判员制度,也是变相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度。
“‘裁判员’本身在门店就是运动员,他被人裁判过。现在他又被抽出来去裁判别人。做过一次裁判员之后,他回到岗位上,更会当运动员。”
4
一年多支出3000万,贾国龙认为很值
▽
贾国龙给西贝设定的目标非常远大——开遍全球,“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
奔着这个愿景,西贝这些年不停地“折腾”。从品牌、产品,再到组织力和商业模式,每一次折腾都能为西贝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而这一次,为西贝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的显然就是“裁判制”。
2016年,西贝新开了63家店,实现了快速扩张。但是,在口味、环境、服务这些重要指标上,始终稳定在较好的水平。在大众点评上就可以看到,消费者对西贝的满意度普遍给予高分评价。
这让贾国龙颇为满意。
当然,这也让西贝付出了不少代价,比如这个裁判制,老贾这一拍板,西贝2016年的费用多支出了3000万。
裁判都是高职级的,还有吃住乱七八糟的费用,一个月可能就一万块钱。西贝有200个店,一个月就是200万,一年就2000多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租场地,有专门的人来培训。基本上一年多花个3000万了。”
(作者:王新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