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智库>零售研究>

全球四大快时尚上半年业绩纵览 谁跑赢了市场(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7-28 09:06:17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

优衣库

  截止5月底的前三个季度(9-5月)的销售数据,销售额为1.43万亿日元(约合9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6.4%;

  营业利润下跌23%为1458亿日元(92.6亿元人民币),母公司本季度利润下跌46.4%为710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

  其中第三季度(3月到5月),销售额为4.2千亿日元,同比上涨7.7%;属于母公司营业盈利239亿日元,同比下跌13.4%;

  毛利润51.9%高于去年同期的51.4%;净利率5.97%。

  Gap

GAP

  Gap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跌5%,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达34.4亿美元,去年同期净销售额为36.6亿美元;

  毛利率35.2%,低于去年同期的37.8%;净利率3.7%。

  4月销售额下跌7%,截止至4月30日,4月份净销售额达11.2亿美元,去年同期销售额为12.1美元。

  公司旗下品牌Gap第一季度销售额下跌3%,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10%;Banana Republic销售额下跌11%,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8%;Old Navy销售额下跌6%,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3%。

  旗下品牌Gap 4月销售额下跌4%,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15%;Banana Republic销售额下跌7%,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15%;Old Navy销售额下跌10%,去年同期销售额跌幅为6%。

  综合评估

  快时尚战争愈演愈烈

  从四家主流快时尚品牌2016季度业绩上看,ZARA在毛利率层面上相对强势,具有相较于其他快时尚品牌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而GAP则深陷行业的高度竞争,在产品同质化和品牌形象上都有待成长。快时尚在面临消费升级、市场结构变化和个性化需求凸显的今天,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ZARA和HM在这一季也仅有11.3%~11.4%的净利率,优衣库5.97%,而GAP则仅为3.7%,快时尚公司都面临着如何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的市场考验。

  市场对快时尚提出较高要求

  快时尚品牌本身在最近一两年就承受了来自消费升级、移动互联网和电商的压力,为改变快时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快时尚也在不断的及时转弯,调整产品战略。比起优衣库的各种跨界合作和品牌升级,HM不断的打折行为越发给品牌造成了更多的负面印象,净利润的下滑,通过不断的打折促销,降低毛利提升规模效益,结果导致品牌形象的进一步瓦解,恶循环只会积累起来并在市场上爆发。HM是否能够重新审视在品牌\产品\店铺\渠道这四个维度的战略调整,成为集团发展的主要源动力。

  而优衣库,从财报中看出,迅销集团负债总额从去年的3889亿日元攀升到5791亿日元,增幅48.9%,主要是由衍生金融负债和非流动金融负债的大幅增加所致。衍生金融负债从2015年的1亿日元飙升到2016年的62亿日圆,增幅6100%;非流动金融负债从2015年的255亿元飙升到2016年2734亿元,增幅972%;资产负债率从2014年的35.8%,2015年的33.4%瞬间攀升到45.5%,超过正常的40%-45%的资产负债率,增幅达11.1%,然而数据显示迅销集团的销售收入14,346亿日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6.4%)、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710亿日元(同比下跌46.4%),利润的增长幅度远小于资产负债率,这样的结构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正面的效益,同时,企业的大量举债也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净现金流入,这就意味着企业在使用财务杠杆的同时,短期内没有给企业带来正面效益,或面临对偿债能力的持续考验。最新消息又看到迅销的香港预托证券价格也在一年内腰斩。

  为何会有这么大增幅的非流动金融负债和负债率,原因与日元升值,使得迅销持有的长期资产的日元等值出现减少、以及继续持续的店铺扩张等有关。日本优衣库的门店数增加了2家到846家,而日本外的优衣库门店则增加较多,增加了161家至928家。优衣库通过持续扩张要成为全球服饰行业的龙头的行为,存在极大风险,对门店的经营管理,大量举债的偿债能力,品牌的持续差异化竞争力,市场营销影响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未来,快时尚也将继续面临着来自市场的考验,而持续性盈利优势已不再的今天,到底是谁将适应如今的消费结构变化,跑赢市场?拭目以待。(来源: 优他趋势)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