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或成为火锅店未来的掘金之地)
火锅购物中心店有啥特征?
1、购物中心不是想进就能进,它们对餐饮品牌的门槛要求很高,品牌意识不强的火锅店不光要在产品、空间、服务上必须达标,还要过关斩将成为国内市场或当地区域市场的前15名才有望被购物中心纳入品牌库(土豪请绕道)。
2、硬件设施配备一定要齐全。火锅的味道重,温度高,与其他餐饮品类或者街边店相比,在购物中心开火锅店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就要高很多。购物中心的空间比较密闭,气味难挥发,因此想要进驻购物中心的火锅品牌应首先与开发商咨询并了解相关政策,比如正压系统、负压系统,抽风系统、进风系统,制冷效果,房屋挑高等条件是否满足火锅开店标准,并且入驻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改善。
对此,井格的开发总监曹新跃说,在进驻悠唐购物中心时,为了增加顾客吃火锅的舒适度,他们就在店内把购物中心原本200w的制冷量增加到了380w以上,并进行了排风系统的改造,而这些成本耗损的背后也是对品牌实力的考验。
(井格火锅对硬件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保持差异化,它们比拼的是“价值”
购物中心开火锅店确实能以“排他协议”来保证品类上的不冲突,但却保证不了同客单价品类间的矛盾。就像海底捞不会造成呷哺呷哺的顾客分流,但九毛九却可能抢了呷哺呷哺的生意一样。购物中心里的火锅品牌不同于街边店,拥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它们必须在增强品牌附加值的同时不失自己的“根”。因此,围绕自身优势不断做价值增量是它们寻求差异化的合适办法。
拿啥拼?
今年4月份,呷哺呷哺在三里屯开出了自己的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不同于适合一人用餐的小火锅形式,湊湊“火锅+台式手摇茶”的新组合不仅增加了顾客用餐形式上的新体验,全时段运营的茶饮更是要对标星巴克,另外,它在装修、服务、菜品上的升级也为其带来了更高的品牌溢价。湊湊CEO张振纬表示:在品牌原有优势上提供与高客单价匹配的价值才能更具竞争力,而这些,我们体现在于对“消费场景”的塑造上。
同样,以自身优势为基础来实现更多价值的比拼手段,海底捞也在用。前几日,海底捞破天荒的举办了首届新品发布会,从推新品和“千人千味”的锅底定制服务来看,很多人会对海底捞原有的特色产生质疑。但实际上,对于新品的研发创新以及锅底定制服务,海底捞在对产品提升重视度的背后其实是对顾客需求的更加关注。“此次举办新品品鉴会,就是要做到立足用户角度,让用户从终端消费端走入前端研发阶段,参与到菜品研发上市的过程中来,这样也便于我们深入了解消费者对于火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需求。”海底捞技术研发部部长说道。
选择94%的街边店,或是选择6%的购物中心店,空间差异的背后其实是经营策略乃至商业模式的转变,而这些一定不是完成一个动作那么简单。(掌柜攻略 高云凤)